家庭大聚會中,哥哥說:「近日看雜誌,有一個專題講絲網印刷,我覺得極富藝術性。你們有誰懂絲網印刷?」
我立刻舉手。哥哥喜問可否教他,我回答:「三十年前參加暑期活動,做過一次。」
人到了某個年齡,便發奇想。哥哥認真地提議:「我們可否合資搞一個創意工場,做一些不能在家裏做的事情?」
姊夫附和:「我想重拾陶藝。」姊夫曾是業餘陶藝導師,後來忙於工作,不得不放棄嗜好。他現已退休。
「如果開些創意班,可補貼支出。」我為人比較實際。
外甥加入討論:「我教軟骨功。」他即場示範,把兩臂前伸,反手十指緊扣,然後兩臂形成一圈,在頭和頸繞來繞去。我多麼擔心他的手臂會打結。
「樂民,你教甚麼?」三叔問。
「唱歌。」我答道。
三叔皺眉說:「可是你的音調不穩,拍子不準。」
「表面上是教唱歌,」我解釋:「其實是心理課程。我是教人如何建立自信,即使唱得差勁,仍可自我感覺良好。」
「那沒甚麼了不起,」三叔搖搖頭道:「幾乎所有唱卡拉OK的人,都擁有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