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Wuttke)在北京發佈,關於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的研究報告時指出,產能過剩正對中國國內增長和全球經濟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其破壞性則由於全球金融危機而放大。
導致更多保護主義
伍德克表示,歐美面臨失業率不斷上升,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保住就業;中國則續以大量生產來降成本谷出口,此勢將導致未來更多保護主義的可能。
他又提到,各國的傾銷調查通常需時12個月,「不幸的是明年下半年將會有更多針對中國的傾銷案出現。」
對於中國而言,伍德克表示,產能過剩一直困擾中國,企業被迫大幅降低成本來保持利潤率,導致國家法規執行力度大打折扣;無視環保、健康和安全標準,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通過降低或支付過低報酬來規避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
中歐會報告提出一系列建議(見表)調整其經濟模式,有助中國改善產能過剩,重點而言,中國必須將重心從投資出口拉動增長,轉移到關注內需和服務業上。
中歐會倡中國經濟改革
1.國企股息用於社保、醫療和教育,而非再投資。
2.公司削減資本支出。
3.取消由家庭負擔的能源等補貼,提高資源和環保收費。
4.銀行提高對製造商的貸息,允許人民幣逐步升值。
5.各地方政府鼓勵發展創造稅收和工業就業。
6.平衡資本、能源及原料成本體系。
7.促進服務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