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昨首次以副總理身份,接見到訪的銀行公會代表團。據與會人士透露,王氏形容一場世紀海嘯發生至今,猶似人患病後服藥,病情來得快亦醫得快,但目前宏觀經濟呈現如此快的復元速度,「令人感到不安」,不排除仍有問題處理,故一定要抓緊如何應對服藥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狀。
王岐山的講話歷時近一句鐘,分析當前經濟大局及國際形勢。與會人士引述王岐山表示,在各國通力合作下,實行的措施力度及時間雖有不同,惟處理金融危機效果良好;中國是次動用逾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刺激經濟措施,救市力度之大,前所未見。
恐現資產泡沫通脹
王岐山指出,各國出手救市用藥不輕,不排除會產生如資金過剩、資產泡沫及通脹等後遺症出現,故即使內地要實行退市,亦一定要穩定性及持續性地撤退,意味撤退步伐不可能太快,中港兩地亦要在各方面通力緊密合作。業界預期明年內地政策目標仍以穩定為主,未必出現很大幅度變化調整。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結束訪京團行程前,引述與王岐山會晤,對方以「大河有水小河滿」,形容中港兩地經濟合作的互動關係,又指內地經濟穩定增長,對全球經濟可起到穩定力量,亦為本港帶來重要支撐;越來越多外資企業亦明白,要發展內地市場,須先登陸香港,本港作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試點,存在需求並同,可以做好做大。他又引述王岐山嘉許港府在處理金融危機上應對得當。
本港人民幣業務自03年底落實以來,政策設計以滙集在港流通的人民幣,有序回流境內為目標;銀公主席兼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認為,是次訪京成果之一,乃清晰當局對今後本港人民幣業務發展,已改為朝向境外發展及量化方向推進,公會返港後將與金管局緊密聯絡,尋求進一步便利有關業務拓展,以及擴大深度廣度的研究。
研擴大人民幣結算
訪京團昨早與外滙管理局副局長李超會晤,據悉,會面中當局曾提及,已開展的跨境貿易結算業務量仍不夠大,銀行界則建議,參與的企業可否擴大範圍至毋須指定核准名單,當局表示可作研究。
而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內地機構,雙方亦有討論,至於能否從目前只限內地金融機構,擴闊至大型企業層面?當局指關鍵仍是本港人民幣存款規模仍然有限。對於存戶每人每日最多只可兌換2萬元的上限,則未有討論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