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新希望患者自身骨髓幹細胞 注入心肌改善心功能

冠心病新希望
患者自身骨髓幹細胞 注入心肌改善心功能

【本報訊】本港每年有高達7,000宗急性心臟病發個案,當中10%至15%的冠心病患者無法靠藥物、接受「通波仔」或搭橋手術等治療改善病情,香港大學經過多年研究,發現將患者自身的骨髓幹細胞注入心肌內,可令心臟生長新血管,改善心臟功能,令患者毋須再終日困在家中,不但可以出外活動,甚至可做簡單運動,為生活帶來新希望。
記者:張文傑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謝鴻發表示,心臟血管重建手術是改善血管堵塞或損壞的常規治療,但手術對部份嚴重冠心病患者卻未能奏效,這些患者隨着心臟功能下降,會逐漸變成心力衰竭,隨時再因心臟病發死亡。

可生長成新血管

為幫助這批找不到合適治療的冠心病患者,研究小組由01年開始進行實驗,從患者盆骨抽取骨髓幹細胞,再經導管注射入心臟肌肉內,這些幹細胞可以生長成新的血管,代替因心臟病而堵塞或損傷的血管。結果顯示經過六個月細胞增生,注入幹細胞的冠心病患者,運動時間增加20.9%,左心室功能也增加7.6%。
謝鴻發指,至今已為逾30名患者進行相關治療,當中約六成人病情有改善,「有啲人治療前,喺屋企行去廁所都有困難,經幹細胞治療後可以出街活動,大大提升咗生活質素。」
研究小組現正與印尼及澳洲的醫療機構合作,共同招募90名冠心病及心臟衰竭患者,再進行相關臨床研究,參加者每次注射幹細胞手術所需的15萬元費用,會由有關的醫療基金贊助。

幹細胞

萬能細胞治眼疾

另外,港大眼科研究所所長黃世雄亦正進行一項幹細胞治療角膜和視網膜疾病的研究。他表示現時的治療方法需要由患者健康的眼睛中,抽取視網膜幹細胞,植入有問題的眼睛,但這方法可能令健康眼睛受損,如從其他人的眼睛抽取幹細胞則容易出現排斥。
黃世雄指,研究重點在於植入患者眼睛的幹細胞,是源自本身健康眼睛的角膜邊緣,不會影響視力,這些幹細胞經培植後會變成萬能細胞,可治療多種角膜和視網膜疾病,但此研究仍處於基礎階段。
港大期望5至10年內可將幹細胞治療技術應用在再生醫學及生物工程中,並治療更多疾病,包括腦部及神經系統退化、關節及脊柱退化,以至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