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矗立近兩個月的56根民族團結柱,即將搬往奧林匹克公園,顯示中共高層在民間輿論壓力下,終於達成共識。天安門管委會表示,收到「上級部門」通知,因為這批紅紅綠綠的柱子,不合天安門整體形象、破壞廣場色調,年底前將會搬離。內地網民聞訊表示:「(民族柱)俗不可耐、純粹形式、浪費錢幣、早該撤了!」
56根民族團結柱由十.一慶典背景總策劃及總製作人路建康設計,每根柱高13米、重26噸,柱身畫上代表一個民族的圖案,寓意民族團結,是當局針對去年西藏拉薩騷亂、今年7月新疆烏魯木齊騷亂的佈置,在今年9月底組裝完成,分列天安門廣場兩側。慶典過後,花車、花壇都撤出天安門廣場,但民族團結柱仍然矗立不動。路建康更曾經表示,56根柱是民族團結象徵,巨柱將繼續屹立在天安門廣場。
傳權鬥風水佈局
有傳聞指,民族團結柱涉及中共高層權鬥的風水佈局。有人指這些陽剛之柱,有抑陰(毛澤東紀念堂)壯陽之效;也有人指,這些無根巨柱屬陰,等同是向紀念堂上香。據稱,前者有利江澤民,後者則有利胡錦濤,高層因此對是否搬走巨柱有爭議。
內地專家則公開批評,巨柱長留廣場對天安門景觀將是災難,民族團結柱屬於「形式的東西」,巨柱色彩太紅、柱上圖案太活潑,破壞整個天安門廣場整體色調,而且巨柱體積過大,完全將周邊建築淹沒。國情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當局將56根柱子保留下來,已經象徵着民族團結,不一定要放在天安門廣場。他昨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表示,天安門廣場經常舉行大型、大批民眾參與的活動,柱子不但會阻礙民眾的視線、影響景觀,參加人數多更可能構成安全隱患。
將放奧林匹克公園
至昨日,北京傳媒引述天安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國慶遊行總指揮部」確定56根巨柱近期將會撤走,最遲不會超過今年底,由奧林匹克公園接收,放在公園內的民族大道上,至於具體的搬遷時間,則需要根據奧林匹克公園安排才能確定。負責人補充,由於這些巨柱都沒有打樁,搬走後不會影響廣場地面。
網民得悉民族團結柱將會搬走後說:「早就該撤了,不倫不類!當初就不該擺!」也有網民直斥這些巨柱純粹是形式的東西,「團結不是靠柱子」,何況每根柱子裏都裝滿自己的「苦水」,要大團結如同笑話。有網民更稱當局與其花錢做形式主義產品,倒不如用那些錢做實事。
本報記者/《北京晚報》/搜狐網
民族團結柱事件簿
9月28日:中共為迎建政60周年慶典活動,特別在天安門廣場兩側豎起56根民族團結柱
10月4日:北京媒體引述官方消息指,民族團結柱「有望永久矗立在天安門廣場」,引起爭議,專家學者及媒體均介入討論,贊成和反對者各持己見
11月初:媒體披露民族團結柱去留未定,有待拍板
11月23日:媒體披露當局決定將民族團結柱移至奧林匹克公園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新聞背景
豎柱宣揚民族團結 反顯民族不團結
內地民族問題一直困擾中共,特別是去年以來,西藏、新疆接連出事,先是去年3月拉薩喇嘛騷亂,致多人死亡,還波及青海、甘肅等藏區,當局要戒嚴鎮壓;今年7月,新疆烏魯木齊又發生維族與漢族衝突,近200人死亡、1,700多人受傷,震驚海內外,事件迄今未了。
今年10月1日中共建政60周年,當局在北京舉行隆重慶典。為彰顯民族團結,當局在慶典現場天安門廣場兩側,豎起56根高13米、重26噸的巨型民族團結柱,每一根代表一個民族,柱上繪以該民族的人物。
這些巨柱去留曾引起民間巨大爭議。支持者認為,巨柱代表了全國56個民族同屬一個大家庭,相聚首都共建大業,具有很好象徵意義,甚至讚是天安門廣場的新地標。
被轟破壞天安門景觀
反對者則指,巨柱破壞了天安門廣場景觀和協調,指這種標籤式的做法根本無助民族和諧。藏族學者唯色更指,這些民族團結柱無論再巨大、再奪目,都不能遮蔽政權想要遮蔽的事實,反而進一步凸現中共管治下民族之間的危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