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市有不俗表現,皆因市傳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將在幾日內決定是否增持中信銀行(998)股權,引來市場憧憬,內銀股在午後全線上升。筆者認為,隨着經濟復蘇,內銀股前景不俗,策略股東計劃增持,正常不過,不算極好消息,但內銀仍跟隨向上,反映港股市底不弱,資金仍不斷找目標掃貨。
大市表面看似直線發展,但亦有投資者來信,話近日大市難炒,今日大價股上升,明日則炒細價股,經常左一巴右一巴,問筆者應如何應市?如果讀者有留意本欄,上周筆者以「市場口味隨時轉變」為題,話大市會向兩極化發展,專炒「較大」與「較小」的個股,「大」是指藍籌股,「小」便是細價股。
中資金融股仍有水位
筆者馬後跑解畫,市場上能夠對大市起推動作用的藍籌股,不外乎滙豐控股(005)、中移動(941)、地產股及中資金融股,其中中移動已被貶為藍燈籠;滙控剛因為業績而急升,暫時要休息;地產股受樓市新措施困擾;只有中資金融股負擔最小,於是昨日就乘外資有機會增持消息,當了大市火車頭。
筆者估計,中資金融股應仍有一定後續升幅,起碼在BBVA去向落實前,仍有炒作空間。
當然,筆者一向不特別鍾情於大價股,反而對細價股興趣更濃,昨日細價股一樣各自各精采,可見市場的確畀面士佳,專吼「較大」及「較小」的個股。
筆者認為,這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早幾天大市上試23000水平之後回落,個別一直領先大市的個股如吉利汽車(175)及保利香港(119)等,當時都出現較大回調。若讀者記得,筆者當日說,如果這些強勢股在反彈之後再跌穿回調時低位,投資者就必須小心。
這個方法,放在大市之上同樣適用,筆者會以上周五期指低位22355作指標,如果短期內再次失守該水平,大市應該有較深回調,否則,應可維持「較大」及「較小」操作。
張士佳 華富嘉洛證券投資服務部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