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設無障礙設施 售價並無優惠市建局首次推出長者屋

特設無障礙設施 售價並無優惠
市建局首次推出長者屋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首次在住宅項目引入長者屋概念,在深水埗項目其中一幢樓宇的公用地方特設無障礙設施,單位平均500方呎,將以市價出售。以現時區內新樓每呎約5,000元計算,每個單位售價約250萬元。局方歡迎該區重建戶及有長者的家庭選購,整個項目將於未來數月內招標,預計四年後落成。
記者:張文傑

市建局在深水埗共有10個重建項目,涉及106幢樓宇,考慮到該區長者人口比例非常高,區內缺乏優質居所及公眾休憩地方,局方決定將醫局街重建項目其中一幢住宅樓宇,加入適合長者、傷殘及需以輪椅代步人士的設施。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擬建設施包括寬敞及有扶手的公共通道,較闊的門、適合長者高度的電掣、曬衣架、洗手盆及灶頭、有摺座的淋浴室及防滑地板等,有足夠的空間方便長者活動,但不只限於獨居長者購買,「一家幾口當中有老人家都可以住。」他強調銷售對象與房協的長者屋住戶不同,並無搶生意的意圖,「房協嘅只限長者住,百年歸老後要交還,唔可以留畀子女。」

海壇街項目設內街舖

該幢樓宇樓高20多層,有近70個單位,單位建築面積約500方呎。局方指有長者設施的樓宇質素與項目內其他樓宇相若,不會以優惠價出售,同樣由市場釐定價格。不過,有區內無業長者明言,根本冇能力購買逾200萬元的單位。市建局企業傳訊總監邱松鶴說,區內有不少重建戶也是長者,「我哋畀佢嘅收購價大約都係市價,約5,000蚊呎,佢哋想喺原區住可以考慮呢啲單位。」
市建局指今次推出適合長者的住宅並非重大政策改變,只是按個別地區的特性及背景引入有關設計。局方亦會在此項目加入為長者提供服務的社會企業,以及適合長者的公眾休憩設施。毗鄰的海壇街重建項目亦會增設具傳統特色的內街街舖,並加入昔日通州街碼頭及新亞書院的概念於2,000平方米的社區設施用地中,供市民享用。

面向西九龍走廊的重建住宅樓宇外牆採取凹凸設計,並將對外的會所樓層增設隔音屏障。

四幢樓凹凸外牆減噪音

【本報訊】深水埗海壇街重建項目中,面向西九龍走廊的住宅樓宇外牆將首次採取類似金鐘力寶中心的凹凸設計,阻隔噪音,靠近走廊的會所及商舖建築物亦有隔音屏障,以合環評標準。
市建局指,採取凹凸外牆設計的樓宇共四幢,樓高約34層,約由15樓起外牆會梅花間竹地一凹一凸,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隔音效果,初步建議凸出的部份有可開啟透光天窗,供通風之用。

隔音屏障樓高14層

此外,局方將於緊貼西九龍走廊的位置,興建一幢約6層高的會所及商舖建築物,面向走廊的一邊將加設約有14層樓高的隔音屏障。局方指「唔咁樣做,過唔到環評」,希望此舉項目內82%住宅噪音達70分貝以下,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