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滙債:人民幣被嚴重低估? - 丁世民

暢談滙債:人民幣被嚴重低估? - 丁世民

中國本季度經濟增長達10%之聲不絕於耳,即全年「保八」完全沒有問題。美國是晚修訂上季經濟增長,由3.5%下調至3%或更低水平;以全年計算,在美國本季可保持約3%正增長的假設下,即美國全年仍將錄得逾2%負增長!

美滙跌幅不遑多讓

自奧巴馬上任以來,美國失業率亦由7.8%,持續增加至10.2%;非農職位自08年頭累計損失730萬個。中美之間的基本因素,孰優孰劣可見一斑!
奧巴馬的亞洲之旅,可以用「徒勞無功」來形容。中國持有8000億美元國債,面對大債主,人民幣升值問題,自然不在官方討論之列。實質上,人民幣自去年7月以來,一直徘徊於6.82至6.84兌一美元之間,表面上其他亞洲貨幣從3月至今兌美元升值,變相令多種亞洲貨幣兌人民幣於同期亦升值,令人民幣貶值而不利亞洲多個地區的出口。不過一眾亞洲貨幣於去年7月至今年2月,兌美元下挫逾10%,而人民幣卻按兵不動;故整體上,在過去15個月的市況波動中,人民幣兌其他亞洲貨幣,仍錄得雙位數字升幅。
人民幣自05年7月滙改以來,兌美元已升值了17.5%,而從最新的人民幣不交收遠期合約一年期價格顯示,人民幣在一年內估計尚有3%的升值空間。
問題是,期內美滙指數兌一籃子貨幣貶值了16%,跟兌人民幣的貶值17.5%,相對而言差距不遠;但同期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遠超越歐美等發達國家,那麼人民幣被低估的情況嚴重嗎?倘若純以國際貿易的角度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始終人民幣並非自由兌換的開放貨幣,貿易往來以美元為結算兌換基準,問題便變得簡單起來!

高風險資產續受捧

上周美元兌多種貨幣先跌後揚,市場對高風險資產胃納曾一度減退。美國多方面的經濟數據雖顯示,市場現水平憧憬復蘇步伐明顯過度樂觀,但全球利率在央行聲明保持長時間低迷的大前提下,資金流入商品及股市的勢頭持續,支持投機氣氛,有誰不追購高風險資產,便儼如大儍瓜一般。究竟是追入的儍,還是保守的儍,周四美國感恩節假期的消費情緒,或可帶來一點啟示。

丁世民 敦沛期貨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