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麥志榮報道】民航處由上月22日起啟用快速航道,西北面抵港航機可縮短14分鐘航程,但新航道啟用首日,負責編排抵港航機降落先後次序的電子系統出現故障,需全部依靠人手操作,事發後系統一直停用,至今一個月未能運作。民航處表示故障未影響航空安全,專家認為故障可能令航班出現延誤。
民航處一名航空管制員向本報投訴,西北新航道上月22日啟用數小時後,民航處空管系統中一部價值過千萬元、名為AMAN(ArrivalManager)的系統便出現故障,發出錯誤訊息,對航空管制構成危險,數名空管人員成為代罪羔羊被停職處分。
調校後重新試用
民航處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證實,空管的抵港航班管理系統上月22日出現故障,該系統功能是自動編排抵港航機的降落先後次序,今年中開始試用。航機次序一直由空管人員人手編排,抵港航班管理系統只屬輔助性質,所以故障無影響航空安全或航班運作,事件中亦無空管人員被停職。抵港航班管理系統與西北新航道亦無直接關係,新航道至今運作暢順,未有受影響。系統的故障主要是邏輯數據出現問題,需進行調校,本月26日會重新試用。
民航處前處長樂鞏南表示,由於航空交通繁忙,同一時間會有多班航機抵達本港上空,空管人員需編排各航機進場次序,及通知機師,機師就可根據獲編次序調節飛行速度,若系統發生故障,應不致影響航空安全,但或會令航班降落的暢順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