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先後跟多位傳媒朋友談到近期新股市場的情況時,大家均不約而同地表示,IPO的表現仿似差了不少。到底情況究有幾差呢?筆者翻查資料,發現在今年7、8月,在本欄談論到當時新股的累積升幅(相對招股價)平均逾50%,頗為不錯。可是昨日筆者再次重新計算一次,察覺情況真是不太樂觀。
以今年初至上周五,一眾新股相對其招股價平均累積升幅僅得29%,相對7、8月時的情況,近期新股的表現真是失色很多,怪不得近期排隊索取新股認購表格的人龍已短了很多(註:以上數據不包括創業板股份)。
暫時來講,在年初至今上市的新股中,仍以詩天控股(1008)及興業太陽能(750)累積升幅最多,截至上周五,它們的股價仍較招股價高出3倍多,表現頗為不俗。排第3位的木薯資源(841)也不「薯」,仍較招股價高出2倍多。表現較差的則為承達國際(2288),上周五收市時仍較招股價4.18元,低40%,想不到近期較多投資者抱怨的中國中冶(1618),竟打不入表現最差的5隻新股。
今年凍結資金最多的5隻新股國藥控股(1099)、金隅股份(2009)、中冶及霸王集團(1338),暫以國藥的累積升幅最勁,其次便是近日由後來趕上的霸王,金隅尚算OK,最少不似中冶般,仍要潛水。從這幾隻今年人氣最厲害的新股來看,人氣旺也有臨門脫腳的機會。
5元支持不俗
筆者感覺上,今年新股首日上市的表現,應該是由中冶上市旋即跌破招股價一事為明確轉捩點,是新股表現不濟的開端。近日市場也有不少朋友對中冶抱頗大期望,筆者翻閱中冶早前公佈的第3季業績,其情況也不俗,實現收入達1198億元人民幣,相對每股收益0.18元人民幣,同時毛利率亦有明顯改善。
以中冶2009年預期每股盈利為0.26元人民幣,及2010年預期每股盈利為0.33元人民幣等計算,中冶今年的預期PE大約為17倍,明年預期PE則降至14倍。以此推算,相信中冶股價在5元水平的支持不俗,尤其是相對中國中鐵(390)、中鐵建(1186)等相近股份,中冶已不算貴。筆者認為,中冶已漸到可考慮逐步吸納的時候。
筆者相信,只要中冶A股的跌勢穩定下來,A股股價能在5.50-5.90元人民幣間守穩,則本港的H股便有運行。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