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

陳雲: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

月初訪問陳雲,篇幅所限,推介書籍部份未有刊出。他推介剛去世的李維史陀(ClaudeLevi-Strauss)經典之作《憂鬱的熱帶》(TristesTropiques),「他是法國的人類學大師,結構主義磐基人,這本書談的是他到巴西考察期間,反思西方文明的問題,及當地部落社會,使他對人類的思考,這書很易明白,但很震撼。

例如他五十年代到巴西去,當地一些語言只有30多人使用,他們一死去,這些文化就沒有了,而這些族人生活都很窮苦,一天只吃些野果、一些蟲、幾隻鳥,西方人一餐吃的,但卻是他們整個部族一天的食糧,雖然如此,他們卻生活得很快樂,夜晚冷,他們就在野火旁抱在一起睡,如果他們快死了,就會坐在大樹下靜靜等死,幾天後屍體就剩下一堆骨頭,因為都給野獸吃了。後來他到了印度考察,當地是等級社會(叫種姓制度),把人分五級,很多人以為這不公平,但原來這是種職業無障,因為他住在貴族家中,才發現貴族必須請特定某個人去掃地、某個人去剃頭。他才發現,這制度建立了幾千年,原來有其原因,而這社會窮人都很快樂!而且裏面不只窮人沒有自由,連有錢人都沒有自由!原來貴族用開一個服務,不論服務好壞你都要繼續用,變成了窮人也活得有尊嚴,這是種窮富雙互的義務。李維史陀對現代的批評都應驗了,現在世界都在鼓吹吃,把人當成了一條消化的管道!」(《憂鬱的熱帶》繁體中文版由台灣聯經出版)

記者:何兆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