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若沒有比較的基準,根本就分不出好壞與高低。就像最近市場高唱入雲的美元貶值言論,其實美元近年貶值,不過是相對歐元創出歷史新低而已。
以過去15年表現看,美元的弱勢並非一面倒。即使是近年的強勢貨幣日圓,現水平仍然較90年代高位低近10%。美元兌所有亞洲貨幣,除人民幣及坡元,仍遠高於97金融風暴前水平(見表)。
若以一個「價值型」遊客的心態衡量,我確實認為歐元已經太貴,但附表清楚可見,美元兌亞洲貨幣仍未算超值。歐美成熟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資金在未來一年大舉流入亞洲的機會頗大,因此來年亞洲貨幣及其資產(股票及地產)價格,看來是易升難跌。
一般投資者往往是短視的,對價值的看法往往只建基於最近半年或一年的觀感,結果忘記了更長遠的事態發展。
過早樂觀 無助投資
讀者可能還記得,本欄開始不久,便已推算今年底恒指會升至23000水平。現在距離年底仍有個多月,或會超額完成,又或指數會提早收爐。這對投資者的長線部署,其實只是枝節問題,因為最重要是大方向看法正確。
早前,本欄推測明年恒指可高見27000,並不是見高唱高,而是因為指數上升需時,因此不認為今年可見27000,而過早的樂觀亦對投資沒有幫助。昨日《蘋果》引述我說明年最樂觀恒指可見33000,報道沒有說的,是我認為明年未必這麼快便到達終點,大家亦希望派對可以維持多一兩年。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