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被夾鐵欄,使我想起了在加拿大Banff國家公園見到的一種橋。
北美的國家公園,都是漫長公路的沿綫風光。不知是進入Banff國家公園的前或後,會見到公路兩旁是茂密的樹林。汽車偶而穿過一個個橋洞,可望見橋洞上是連接左右兩邊樹林的橋。
這不是給人或車走的橋,而是給動物走的橋。
在樹林生活的野生動物,有時想走到另一邊樹林,穿過公路時,往往不會躲避車輛而遭撞死撞傷,為此,政府就在公路兩旁設圍欄,使動物不得闖進公路。圍欄不是保護人,不是要隔音(因為兩旁沒有住宅),而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但動物要到另一邊樹林怎麼辦?於是政府就在公路上方,修建一座座動物橋。橋上沒有人行道和車行道,而是雜草叢生。動物可安然走過。這是用納稅人的錢去保護動物及方便動物的設施。
在發達國家,動物是弱勢種類,所有野生動物都是「受保護動物」。供應人的肉食用的,都是畜養動物。「吃野味」屬非文明的行為。
在發達國家,凡是弱勢都受保護。開車的是強勢,走路的是弱勢。因此但凡沒有交通燈的路上,只要見有人要過馬路,開車的就會遠遠停下來,讓人先走。汽車絕少響號。不斷響號嚇唬行人,或連斑馬綫都不顧而開車不讓行人的,都是落後國家或地區。
小女兒在矽谷工作。她那裏最近因豬流感流行,公立醫院為人民接種防流感疫苗,通常打這種針要排隊四、五個小時,她說那裏有一個郡,規定只為低收入人士打這種針。但私人診所又沒有這種疫苗供應,那麼高收入人士該到那裏去打呢?保護弱勢到了這種壓制強勢的地步,也太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