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政改諮詢方案出台,坊間一片譁然。事至如此,五區總辭變相公投已箭在弦上,北京與特區政府固然並不樂見,然而這是泛民搞局「逢×必反」嗎?把港人玩弄於股掌之上的這個「濕柴」方案,已把關心香港前途命運的公民逼到死角,再無退縮餘地。
據悉民主黨領導層中尚有躊躇,他們的目標和泛民其他兩黨並無出入,但寄望於折衝樽俎,在商談與彼此妥協中求得普選路線圖以及取消功能組別兩項目標的最大值。能夠這樣當然甚好,但特區政府在政改問題上只是提線木偶,筆者便來說說北京這個大莊家。
目下已非胡錦濤親政之初,猶記得「百日新政」還搞出點動響,坊間曾有「胡哥挺住」之語。惜乎花無百日紅,胡錦濤很快顯露平庸本相,即便他內心確想有點作為,但最能揭示當今中南海權力格局之微妙,莫過於胡錦濤和李克強傾力推動的「二次土改」,胡核心親自造勢,宣稱農村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結果,土地自由流轉之議連宮牆都出不了,在政治局會議無疾而終。
以胡錦濤性格軟弱無能就能一言蔽之嗎?東方專制主義國家有一個循環模式,就是只有面臨重大危機才會有賢者能人現世,他們或者力挽狂瀾或者無力回天,總有一番作為;而當國家安泰,權力總是轉移到庸才和奴才手裏,無論上位的皇帝權臣都是如此,在他們的治理下國家慢慢沉淪,直至下一個強人出現。這構成了治與亂的歷史因循,翻開史冊,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因為專制體系會本能地篩選出聽話忠順的接班人,胡錦濤堪稱典範,當下中國正是「盛世」與「弱主」時代。統治者覺得社稷祥瑞,縱有問題也是疥癬之疾,他們不想也沒有魄力推動國家做出重大改革。
民主黨中人或許期待有曾慶紅式的人物,可對他們的訴求作出一定讓步。然而切莫忘記,董特首「腳痛」下野和擱置二十三條立法,背後是五十萬人大遊行的強大民意。莫道如今分管香港事務的不是曾慶紅而是習近平,而習正係上述那個權力傳承模式的產物,更何況沒有香港市民的意願為後盾,誰個願意跟你密斟細談?
最後說到曾蔭權,本非奴才的他要「當奴」原屬不易,賴有特效丸散膏丹足以迷幻他的良心,只要祭出「愛國」二字,國家尊嚴就壓倒個人尊嚴,國家意志壓倒個人權利。像陳方安生、李國能等輩亦非完人,卻不肯放棄個人尊嚴去做臣民,他們是真正的社會精英,只有奴才最能忍辱,不惜拋棄自己曾經認同的價值,因此也最容易被更高統治者所接受。這就是曾特首。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