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上市的海通證券宣佈,以18.22億元向新創建集團(659)收購大福證券(665)的控制性股權,標誌着這間有36年歷史的本地老牌證券行正式易主。海通指出,收購可推進公司國際化戰略,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屬亞太地區以致全球最重要的證券市場之一,是內地證券公司國際化進程的橋頭堡。
記者:黃偉強
根據協議,海通會以每股4.88元價格,向新創建購入52.86%的大福股權,作價約18.22億元。新創建則會保留餘下約9%股份。作價較大福停牌前報價4.77元,溢價約2.3%。由於收購超過五成,海通亦會按例以相同價格向餘下股東提出全面收購建議。按大福已發行股數約7.064億計算,大福證券市值已達34.47億元。
助承銷滬國際板業務
大福證券於73年成立,96年8月上市,經過多年發展,業務包括經紀服務、企業融資、資產及財富管理及諮詢服務等,於港澳擁有12家分行,國內則有6家諮詢中心或代表處。截至6月底止18個月,純利為1.89億元;截至6月底總資產為89.04億元,淨資產19.3億元,每股資產淨值2.73元。以每股作價4.88元計算,作價約為賬面值1.88倍。
市場人士指出,上海國際板將於明年上半年推出,海外企業將可登陸內地A股市場,內地券商正部署搶佔國際業務市場。收購除對海通證券發展直通車業務非常重要外,亦有助海通明年在上海國際板承銷業務,對其開展國際業務如虎添翼。
新創建套現 攻基建水務
除着內地經濟不斷加速發展,內地金融機構一直對本港的銀行及證券行感興趣。報道指,今次大福亦曾與多家中資金融機構都接觸過,包括建銀國際、工銀國際。建銀國際退出是因為價格未談攏,而工銀國際尚未到出價層面。
至於新創建是次出售大福亦也是因為有意調整業務結構,將金融資產變現投資於地產、基建、水務等其他核心業務上。交易完成後,與鄭裕彤家族有淵源的「大福」名稱保留多久亦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