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小黑訪問中國,大出洋相,國宴的女侍應附身招待,小黑子「喪睥」俏臉,看得目瞪口呆。
那副拍迷花中色降的儍樣,給外國記者看到,馬上攝入鏡頭。
女侍應不算頂漂亮。問問港男,他們會告訴你,分派給小黑子的那一位,比不上林志玲。然而玉藕般的嫩臂,水葱樣的纖指,小黑子大鄉里進城,在太平洋彼岸婦權高張、鬼婆到了四十歲都會自動長出鬍子的那種地方,奧巴馬活了半輩子,敢說這一天,才見識了什麼是真正的女人。
今後美中兩國,將會由誰耍弄誰?看見這張圖片,明眼人心中就有底了。
美國人的基因弱點,就是天真。小黑子不是中學生,應當知道這等場合,老婆不在,看女人,只能遠而霎目,不可近而凝睛。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每一步都是陷阱,舉手投足,都是一張試卷,他要考你。奧巴馬來到老大的中國,馬上變成一個剛發育的十二歲小童。
中國人從心底裏看不起這個小黑子。總統行前,美國政府鄭重宣布,「奧巴馬」的華文譯名不妥,官方更易為「歐巴馬」。
姓名是自己的。自己怎稱呼自己,別人一定尊重。像彭定康,沒上任時,華文傳媒亂譯一氣,叫做「柏藤」。彭定康自行改名,自此連最恨彭定康的人,也跟着叫。
中國人一來種族歧視,二來欺善怕惡,看你的實力。韓國政府說,首都不許再叫「漢城」,從此改稱「首爾」,我大韓民族才是「爾」中華之「首」,中國人乖乖從命,大陸和海外,都改叫首爾。
但你正名你的「歐巴馬」,我還是叫我的「奧巴馬」,美國出了這位總統,在中國人的眼中連南韓都不如。大陸和海外,都奧巴馬奧巴馬的一路叫,睬你都儍。
「歐巴馬」確實比「奧巴馬」好,因為這是民國式的譯名。中華民國很厚道,替美國官員譯名,多半為他取一個中國姓:羅斯福、艾森豪、甘迺迪、雷根、包潤石、芮效儉。
叫歐巴馬,也是台灣的官方譯名。到底是有點中國文化禮教浸潤的地方,品味是不一樣的。
但台灣以外的地方,中國人還是堅持叫奧巴馬,除了看不起這位黑人總統,還有對台灣一沉百踩的不屑。兩家走在一起,更令人酸妒。也不是沒有辦法。例如,向學者、編輯、記者暗中塞錢,他一定肯改口的,只怕奧巴馬色迷國宴,早已無心數銀紙,一雙玉手,遞來餐巾,餐巾下面還有一張字條:今夜十二點,你家賓館後花園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