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社工服務受制撥款機構

46%社工服務受制撥款機構

【本報訊】大澳河蟹事件揭露更多社福界遭政府和撥款團體操控及打壓情況。
抗河蟹大聯盟調查顯示,46%社工曾經受政府部門、社福機構管理層、撥款團體干預服務內容及活動,並以青年及社區發展範疇同工的影響最嚴重。
河蟹事件主角謝世傑表示,撥款團體借撥款權力影響社工服務,但現行制度下社工投訴無門。

遭管理層施壓

大聯盟於9月5日至20日,以問卷訪問378位社工,結果顯示,46%受訪者於過去8年內曾遭政府及其他撥款機構干預工作,如影響內容及活動(75.3%);影響工作手法(58%);在未經服務使用者同意下,要求社工透露服務使用者的個人資料(13.2%)等。當中以社區發展及青年工作範疇社工最受影響,分別佔56.7%及52%。超過70%遭打壓社工指干預來源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包括民政署、社會福利署、食環署、屋宇署,近55%表示來自機構管理層。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總幹事黃強生指出,有社福機構管理層擔心撥款受阻,而向社工施壓,影響業界自主性。
他表示,青少年機構的情況最嚴峻,以往社工會鼓勵青少年挑戰社會不公義的事,但受撥款團體影響,機構不敢鼓勵青少年提出反對社會的聲音。又以校本驗毒計劃為例,學校社工只能執行學生輔導工作,但不能反對計劃。

社工求助無門

河蟹事件主角謝世傑表示,撥款團體會借撥款權力影響社會服務,如市建局在重建計劃中招聘社工,但列明社工不能執行倡議工作,社工最終只能負責安撫居民情緒,及幫手執屋。
他透露,有社工曾向社工註冊局投訴遭受打壓而不能履行應有職務,但註冊局指無職權處罰機構及撥款團體,社工求助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