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灣仔60年 始創通宵飲茶龍門月底結業夜宴爆滿

屹立灣仔60年 始創通宵飲茶
龍門月底結業夜宴爆滿

【本報訊】30年前,麥當勞餐廳剛剛登陸香港,龍門大酒樓已創下先河,食客可以通宵飲茶。今日,當麥當勞成行成市兼24小時營業,龍門卻黯然結業。屹立灣仔60載的龍門大酒樓本月底告別街坊,馳名的炭燒叉燒、八寶鴨、龍門大包,從此只能成為回憶。老茶客慨嘆舊式茶樓買少見少,新知舊雨紛紛趕往道別,月底舉行的兩場「龍門夜宴」全告爆滿。
記者:黃偉駿

謝啟英是龍門大酒樓謝氏家族第二代傳人,他說龍門大酒樓於1949年開張,最初寶號是「龍鳳茶樓」,「當年開張時好墟冚,過咗五、六年兩位拍檔退出,由我爸爸獨力經營,先改名做龍門茶樓,取其一登龍門,聲價十倍好意頭。」時至今日,在酒樓門前兩側一對寓意「龍門」的銅鑄龍雕,仍然保存完整。

四十年代末
開張時,龍門大酒樓本名為龍鳳大茶樓。

五十年代
當年的龍門,周圍多數是廣州式騎樓建築。香港收藏家協會提供圖片

開放予市民影相留念

龍門大酒樓的大包、八寶鴨與炭燒叉燒最為食客津津樂道,而且價錢相宜,20元一個龍門大包餡料十足,有雞球、鹹蛋、雞蛋及豬肉,每日推出即被食客搶購一空;炭爐燒製的叉燒及秘製八寶鴨,更令人垂涎三尺,所以這間平民飯堂,多年來吸引不少高官與名人光顧。
謝啟英在八兄弟姊妹中排名第七,家人移居海外,只剩下他與少數家族成員打理酒樓。他說不少食客知道酒樓結業在即,近日專程來緬懷一番。21歲的郭先生,年幼時常跟祖父來龍門飲茶,祖父數年前病逝,他日前重臨龍門祖父慣常坐的位置拍照留念,「呢度係阿爺生前最愛,結業好可惜,細個最記得點心好好食。」
為與一眾新知舊雨送別龍門,謝啟英分別在本月26日及30日最後營業當天,安排兩場夜宴,每位收費300元,結果反應熱烈,全數門票日前已經售罄,「就算買唔到飛,到時我哋都會開放俾市民入嚟影相留念。」

今日
今年剛好60周年的龍門,在6月以4.2億元出售,本月底告別街坊。黃賢創攝

傳人望另覓新址重開

屹立灣仔莊士敦道60年來,龍門大酒樓見證灣仔興衰,本身也歷盡起伏。五十、六十年代,冷氣機與風扇仍未普及,酒樓座位便分等級,舒適凉快的樓上雅座收費較貴,一般食客惟有擠在2樓與閣樓。謝啟英說,當年冲茶是用大水煲,收錢則用竹籮,每逢過時過節更會放炮仗慶祝。
後來龍門快人一步,成為全港第一間安裝冷氣的中式酒樓,70年代更是酒樓全盛時期,「嗰陣生意多到做唔切,午市、晚市大排長龍,夥計有百幾人。」他說龍門一度改為24小時營業,夜夜笙歌,直至八十年代初期為止。

不少食客知道酒樓結業在即,近日專程前往緬懷一番。

 

大包與馬拉糕,每逢午市均迅速被搶購一空,謝老闆特意留下讓記者拍照。

龍門以炭爐秘製的叉燒,今後或許只能從記憶中回味。

時移世易,龍門如今四周是一幢幢高樓大廈,酒樓先後多次因為僭建及舊式爐具排放黑煙,遭政府部門票控,整座酒樓有重建需要。謝啟英慨嘆,飲食文化轉變,年輕一輩愛吃快餐,近年經營只能勉強收支平衡,家族在幾經掙扎下,終於在今年6月答允割愛,以4.2億元將全幢酒樓出售;但他有信心東山再起,希望能在灣仔另覓新址重開龍門。

當年點心妹捧着點心在各層叫賣的情景,老香港至今仍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