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外滙基金公佈第3季成績表,投資收益719億元,資產組合總值1.96萬億元。以投資規模和所賺金額來說,對大部份投資者是遙不可及的天文數字,但從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立法會上提及的兩個要點,包括熱錢流入和研究投資非美元外滙儲備,卻可作為明年投資部署的參考。
陳德霖指去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共有5675億元流入本港,情況前所未見。大量熱錢流入並非本港獨有,整個新興巿場也面對,單是今年首9個月,買入新興市場基金的金額便達415億美元,已超越07年紀錄高位(見圖)。
新興市場續看好
熱錢猶如投資巿場的水源,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順着熱錢的流向可展示未來的投資趨勢──新興市場正是環球投資焦點所在。花旗分析員預期,2010年新興市場經濟增長5.6%,而成熟市場僅增長1.9%。
無論經濟狀況和企業盈利,新興巿場均具V形反彈的潛力,以拉丁美洲為例,預料明年的每股盈利增長達28%,當中巴西更有機會升32%。我們相信,拉丁美洲的牛巿周期只是剛剛開始。
現時新興巿場政府正擔心,熱錢會否演變成「水能覆舟」的局面。為減慢資金流入速度及貨幣升值壓力,巴西、南韓及台灣等,已相繼推出或加強控制外滙流向措施;而印尼央行亦正研究,控制外資持有政府短期債券比重的上限。花旗分析員認為,雖然新興市場國家推出限制資金流入措施的風險上升,但全面推行資本管制的機會不大,以免令資金流向逆轉,窒礙經濟發展,並令滙價受壓。其實,新興市場央行可透過有秩序讓貨幣升值,及累積外滙結餘兩大方向,減低貨幣升值壓力。
歐元挑戰1.62美元
熱錢流向同時凸顯美元弱勢問題。美國經常賬赤字高企和長期偏弱,使各國央行陸續減持美元佔外滙儲備比重,美國本土投資者也增持新興市場資產。
花旗分析員預料,在未來6至12個月美元仍會處於弱勢,外幣兌美元的升值速度在明年春季前加快,主流外幣中,以歐元最受惠。雖然近期歐元兌美元一直未能突破1.50,但花旗預期未來3個月內,將上試1.50至1.62。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