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由國際足協主辦的賽事開始時,我們都可以看到一面黃旗,在工作人員展示下,帶領球員進場。黃旗上寫着FAIRPLAY(公平競技)。這個簡單的儀式,標誌着參與的球員,都懷着公平競技的精神。這或許未如奧運開幕禮中由運動員代表說出誓詞般莊嚴,但意義理應相近。可惜,法國的隊長亨利,顯然忘記了他落場時的這個承諾。
在這生死一戰中,愛爾蘭的羅比堅尼把比分追平;雙方勢均力敵的對碰,把足球的魅力迸發出來,直至亨利無聲無息的手球,助攻給加拿斯奠勝。
你問我希望法國隊出線嗎?我會說我希望,但不是藉着這種偷雞摸狗的手段。法國就算有多麼出眾的球星,以後的足球都會讓人竊笑。愛爾蘭的踢法雖不華麗奪目,但他們的熱誠與努力,將永遠受人尊重。
拒絕重賽漠視公平
你會說,馬勒當拿才是用手踢波的始作俑者。但那是上個世紀的事,當時地球村還沒成形,每個國家都還滲着濃濃的鄉土味;他的「上帝之手」,算是讓我們見識「足球上古史」的一段傳奇。全球化後的今天,足球已經成為普世價值的重要部份。違背FAIRPLAY,就是違背普世原則。
可是,真正能夠把FAIRPLAY彰顯的「公平之手」在那裏?是國際足協嗎?算了吧!05年要烏茲別克與巴林重賽,是國際足協矯枉過正的錯誤;今天拒絕讓法國與愛爾蘭重賽,卻是漠視公平的做法。
真正的「公平之手」,只在我們心裏,因為我們看得清楚,這些人在球場內外的嘴臉。其實,亨利、杜明尼治及其他法國球員,你們何不主動要求重賽?你們害怕甚麼?怕愛爾蘭?怕輸?怕表現不濟?怕球迷的噓聲?富豪球星啊,你穿着的是國家隊的球衣呢!你的孩子是未來國家隊的人選呢!怕也沒有用了,因為鄙視已經在人們的目光中,迅速蔓延了。
文:潘源良
有線足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