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斜坡變昆蟲家園綠化改生態 融合大自然

人造斜坡變昆蟲家園
綠化改生態 融合大自然

【本報訊】48種雀鳥、昆蟲、變色龍等小生物覓得新居,大舉遷入大嶼山嶼南路的人造斜坡。土木工程拓展署綠化防止山泥傾瀉的新造斜坡計劃,意外地吸引到木蘭青鳳蝶、竹木蜂、金斑虎甲齊來建造新家園。署方計劃將美化斜坡工程拓展到市區的現存光禿石屎斜坡,改造成為城市園林。 記者:呂焯均

土木署總土力工程師陳震暉說,該署新造的斜坡都會一併美化,其中嶼南路24幅斜坡大量種植各類植物,包括榕樹、血桐、海金沙、三裂葉蟛蜞菊、野葛等,改變了斜坡面貌,與大自然融合,更令生態環境出現重大變化,不少小生物遷入,利用綠化斜坡組織大家庭。

《嶼南路部份物種》
東方蜜蜂

《嶼南路部份物種》
翠蛛屬

《嶼南路部份物種》
異負泥甲

《嶼南路部份物種》
紋藍小蜻

蜥蜴移民「搵食」

該署人員曾仔細觀察及拍攝斜坡內的生物,最少發現48種,包括多種蝴蝶,例如木蘭青鳳蝶、中環蛺蝶、巴黎翠鳳蠂;還有小蜜蜂,例如東方蜜蜂、竹木蜂、叉胸側異胡蜂;蜻蜓如慶褐蜻、狹腹灰蜻、紋藍小蜻;甲蟲則有異負泥甲、沬蟬、金斑虎甲。
蜥蜴也選擇了有豐富昆蟲美食的斜坡為家,包括變色樹蜥、原尾蜥虎;雀鳥有白腰紋鳥、暗綠繡眼鳥;蜘蛛有翠蛛屬、細紋貓蛛、好勝金蛛;蝸牛和螺類則包括同型巴蝸牛、褐雲瑪瑙螺等。
此外,該署在南丫島進行斜坡工程時,因該處有稀有的盧文氏樹蛙生活,該署特別聘請香港大學學者,捕捉所有以百計的樹蛙,帶返港大飼養及繁殖,待斜坡工程完成後,再把樹蛙放回原處。在大嶼山另一項斜坡工程,曾發現一株稀有蘭花,該署特別用鐵籠圍繞蘭花,使它不受工程影響。

《嶼南路部份物種》
中環蛺蝶

陸續翻新舊斜坡

該署轄下有3.9萬個人造斜坡,只有數千個新造斜坡已進行美化,現計劃拓展美化斜坡工程至舊斜坡,首先在市區選出15幅光禿石屎斜坡作試驗,包括在薄扶林域多利道、青衣、九龍斧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