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差窄 內銀看淡信貸人行憂利率過低惹加息憧憬

息差窄 內銀看淡信貸
人行憂利率過低惹加息憧憬

【本報訊】人行行長周小川昨在北京出席全球CEO年會上表示,利率過低會影響銀行向實體經濟融資的動力,息差應保持一定水平。同時,他提醒大家小心投資,因部份產業出現產能過剩。專家認為,周小川的息差言論或是暗示加息之日越來越近,亦有銀行界指,或是呼籲美國對零利率政策有所行動。 記者:尹燕麗

周小川昨讚賞中國政府在應對金融海嘯帶來影響非常快,市場有充裕流動資金,令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頭馬車」中消費大步進展。

「投資太早 無足夠車流」

他提醒在投資方面必須小心,因為中國已出現產能過剩現象,尤其是部份常規製造業,同時憂慮基礎設施投資中,如公路的投資,會出現產能過剩問題,「投資太早,但沒有足夠車流」。因此,必須在投資方面找到新的增長點。
內地銀行界指出,周小川特別提到要大家小心投資,是因為今年銀行新增貸款,大部份是投向政府支持的行業項目上,「有政策甚至政府支持,有銀行在融資時未有深思熟慮項目的回報等因素,便開水喉。」銀行大膽融資,亦助長包括鋼鐵和水泥等行業一下子出現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中央最近撥亂反正,但亦要銀行在融資策略上亦配合。
銀行傾斜式融資(例如中小企難取融資)亦可理解。正如周小川所指,此次危機中,過低甚至接近於零的存款利率,令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放貸的壓力驟減,甚至出現囤積現金的現象。他指出,低息差會導致金融機構看淡信貸,產生交易部門膨脹、信貸部門萎縮的不平衡後果,因此,周小川認為,應該保持一定水平的存貸息差,刺激銀行借貸。
中信嘉華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去年的不對稱減息(貸款利率調整幅度大於存款利率),令銀行今年的利息收入大減,周小川強調保持一定水平的息差,進一步增強了加息的可能性,同時表明人行希望銀行調整業務結構,不要偏頗交易業務,因為信貸業務更有利於拉動實體經濟。
目前,中國活期存款利率低企,定期存款利率也降至2%左右。一方面,居民定存動力不大,活期存款可增加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2%的利息支出令銀行有放貸壓力,從而活化資金。中國現行的存貸息差約為3%,銀行信貸業務尚有利可圖。因此,內地一銀行高層認為,周小川在全球CEO年會上提到息差問題,或是呼籲美國對零利率政策有所行動。

吳曉靈料明年調整準備金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前人行副行長吳曉靈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企穩,明年人行或將調整存款準備金。但她指出,貨幣政策工具的變化並不代表政策的變化。

周小川論信貸支持實體經濟三大

1)資本:
金融危機的出現都是消耗資本的,資本沒有了,根據健康性的標準和監管的標準,都不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2)有毒資產(不良資產):
不良資產在危機期間肯定會比較明顯地上升,同時也在消耗資本

3)槓桿比率(融資方式):
在正常情況下和在危機的情況下,融資的條件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