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反應 現樓不受限制易生混亂

業界反應 現樓不受限制易生混亂

政府要求發展商賣樓時公佈實用面積呎價,但有關措施原來只規管樓花單位,一手現樓不受限制,有市場人士批評新措施欠缺深思熟慮,只會令訊息更加混亂。
對於政府突然公佈三管齊下措施加強規管樓花銷售,部份發展商對消息感到愕然,因為雖然早前聽聞政府考慮規定要以實用面積計算呎價,但未聞拍板,可見政府今次是匆匆上馬,未有深思熟慮,以致新推出的一手樓花規管措施,反而衍生更多問題。一手樓主要分樓花或現樓兩類,現時只限制樓花物業要公佈實用面積計呎價,現樓卻不受此限,基準不一,容易產生混亂。

如磅變斤 市場要適應

置地住宅物業部香港區主管黎漢群表示,政府棄建築面積,改以實用面積計算呎價,情況如「磅」與「斤」的量度基準轉變,市場一定需要時間適應。她又指,改變基準不是問題,問題在要有統一性,避免市場在理解物業價格時出現混亂。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認為,發展商賣樓時無論以實用面積或建築面積標價,對樓市應不會有影響,因為發展商推售樓盤時,每個單位都會列明兩種面積,如何計算呎價,視乎個人喜好,「就算發展商畀個實用面積呎價你,你都未必有興趣」,因為多年來,市民都習慣以建築面積計算樓價,若要改變多年習慣,非一朝一夕,「去日本買嘢,都會將滙率化番港元。」

兩套標準 應統一計算

不過,他認為一手樓花以實用面積計價,市民一定難適應,並指計算方法越多,市場訊息更混亂,除非立例統一全部以實用面積計價。
利嘉閣地產董事總經理廖偉強也認為,市場無理由有兩套標準,因為只會令市場訊息更混亂,因此政府應該統一一手及二手樓面積,採用相同的計算方法。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