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通識:最危險的家庭用品

醫療通識:最危險的家庭用品

3歲的明仔活潑好動,他趁母親如廁時闖進了「廚房重地」,從灶底找出一膠樽片裝的「哥士的」,打開後把狀似糖果的哥士的片放入口中細嚼,突然其來的口腔刺痛使他放聲大哭,母親如廁後見狀馬上用清水替他漱口。這時明仔的雙唇和口腔已因化學灼傷而腫脹,嚎哭不止,母親於是帶明仔到急症室求診。
家居用品形形色色,當中低毒性的佔了絕大多數,然而大部份香港家庭仍存放着幾種高毒性的家庭用品,其中尤以腐蝕性物品最是危險,意外吞食可引致嚴重後果。常見於家居中的腐蝕性物品包括通渠水、哥士的和鏹水,它們都是強酸或強鹼性的物質,與其接觸的皮膚及身體組織會即時受損。早前旺角行人專用區發生狂徒從高空擲下通渠水事件,行人沾到通渠水,皮膚會即時受到化學灼傷,引起劇烈刺痛及皮膚破損。試想,如果通渠水是服進肚子裏,身體所受的傷害可想而知。

通渠水不宜存放家中

腐蝕性物質濺到皮膚、口腔或眼睛上,最有效處理方法是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減低它對身體的持續傷害。如不幸服食了腐蝕性物質,急救時可服下小量清水,以稀釋消化道內的腐蝕性物質。切忌對患者施以扣喉催吐的方法,因為嘔吐出來的腐蝕性物質會再一次灼傷食道及口腔,造成更大傷害。在任何情況下,誤服腐蝕性物質後應盡快到急症室求診,切勿延誤。
很多家居陷阱都是可避免的,作為有責任的家長,應適當地存放這些高危險性的家居用品,如非必要,就不宜把哥士的及通渠水存放在家中。
撰文:香港中毒諮詢中心陳志強醫生
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