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舊物仍在,卻不知何時消失,新物極速增多,潮流變成能看不能追。工作上,三十歲以上的人,正處於這個夾心階段,有心思有理想卻要仍被上頭的古老石山抑壓,心裏有團火想突破,不想依主流而行欲另闢新路,頗有鬱鬱不得志之感。曾在全港收視最高的電視台工作的劉倩怡,明知要行大道為大眾服務,偶然也會抄小路向小眾服務。近年,她脫離大媒體,創辦網上媒體「想飛傳播」:「我們處於文化轉變的時間,新媒體新人類開始領導世界。」
最近,她看了美國九大必讀商業書之一的《部落─一呼百應的力量》,全書近二百頁,沒有目錄等舊式規範,「書中主要講小眾市場力量,與以往我們覺得大眾就是領導者的概念完全相反,因為世界很大,存在不同類型的人,只需要找到一群與你思想相近的人,就可建立一個小圈子。」情況像外國的YouTube和Facebook,甚至是紅酒會等消閒活動,創辦者先掌握了一小部份的空間,再慢慢發展成另一種新力量,問題在於有沒有創意。
「書裏沒理論,文字淺白。」當然,每個人也有夢想,最終能否達成夢想各安天命,最重要是勇於踏出第一步,「看完後,像有一股力量,很勵志,令我明白自己行的路是正確的。」劉倩怡不怕變革,不怕傳統,同時勸說一些四五十歲的人,不妨天馬行空一點,能接受新事物,人才能進步。「我最欣賞其中一句:『做你想做的,描繪出遠景,勇往直前。』」祝各位能追求理想,追求自己。
記者:梁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