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中國人對民主不感興趣」被轟侮辱中國人

李光耀:「中國人對民主不感興趣」
被轟侮辱中國人

中國人對民主不感興趣?你、我、他都一定說不可能,但新加坡前總理、現任內閣資政李光耀,家長式管治獅城30年,竟指中國人在追趕世界的過程中,對民主制度不感興趣,中國人最關心的是要達到在亞洲更發達經濟體看到的生活水平。言論甫出,即引起極大反彈。有內地學者指摘他「侮辱了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清楚知道沒有選票,就不可能有更好的生活。有香港政界中人則批評他「歧視中國人」。連新加坡人也指他愚弄人民。

李光耀上周五擔任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袖峯會的演講嘉賓,活動由美國《時代》周刊國際版編輯邁克爾.埃利奧特(MichaelElliott)主持。其間,李光耀概述中國領導體制的好處,埃利奧特就評論說:「它不是民主制度。」李光耀即反駁說:「中國人(對民主體制)不感興趣。」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頁有網民留言,批評李光耀指中國人民對民主不感興趣的言論。

指民主選舉只是「一時興致」

李光耀指,中國人在努力追趕世界的過程中,他們主要關心的是實現在亞洲更發達經濟體看到的生活水平。他說:「你有你們的民主活躍人士,但中國人擔心他們的投票權和言論自由嗎?他們想過在香港、新加坡和在金融危機前的台灣看到的生活。」
他還說,民主選舉只是「一時興致」的選擇,而中國已經有下一代領導人的人選,「這不是依據選民一時興致隨意作出的選擇,而是在他們稱之為中紀委的嚴格監督下形成,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制度。」
現年86歲的李光耀向來是一個家長式領袖,但這番家長式言論一出,立即引起批評浪潮。前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焦國標「火冒三丈」,立即撰文駁斥他的說法:「千百年來中國人為追求民主,死了無數人,吃了無數苦,如今竟被李光耀誣為對民主制度不感興趣,只想過豬狗層次的『好生活』,這實在是對中國幾十億活人和死人的侮辱……。」
焦國標昨晚接受本報訪問進一步指出,「民主是一個普世價值」,雖然中國以至亞洲許多地方還未實現民主,但這不能說成人民對民主沒有興趣,像「窮人現在吃不起肉,不等如窮人對肉沒興趣」。

內地及海外中國人近年不斷走上街頭,爭取民主自由等應有的權利。美聯社

維權運動反映國人堅持公義

在香港反彈更大。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質疑:「唔知佢有乜資格代表中國人?」他指出,港台兩地人對民主價值的認同十分明確,即使在中國大陸,早有八九民運,近年有維權運動,正正反映中國人對公義人權等的堅持和覺醒。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直斥李光耀歧視中國人,認為中國人仍停留在只需生存和物質、毋須追求精神自由和尊嚴的層次,認為中國人不配跟其他種族的人一樣平起平坐享有民主人權,是極度令人討厭、無法讓人接受。
即使在慣了家長式管治的新加坡人也指摘這位開國之父。《聯合早報》有網民「亨尼曼」留言:「他倘若不是記憶力衰退,就是掩耳盜鈴,想借此愚弄(本國)人民。」網民「照妖鏡」說:「專制的人在說人家對民主不感興趣,說人家不關注言論自由,確實是厚顏無恥到極。」
新加坡《海峽時報》/中評社/中央社/本報記者

李光耀的不民主言論

「我們必須有能幹的人來負責這一切,但是這在人民自由選舉的制度下是非常困難的。」
─2008年6月在演說中指西方的自由民主不適合新加坡

「西方傳媒想我聽他們說,有更多民主……。但你算一算,你想我們取悅他們(西方傳媒),還是投資者對我們有信心?那一種對我們有好處?」
─2007年11月在一個會議上說環境穩定更勝民主

「好政府比民主人權重要。一個國家必須先有經濟發展,民主才可能隨之而來。除了幾個例外,民主並沒有給新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好政府。」
─1994年接受《外交》(ForeignAffair)季刊訪問談治國

各界齊炮轟:他沒資格代表中國人

「千百年來中國人為追求民主,死了無數人,吃了無數苦,李光耀的言論侮辱了中國幾十億活人和死人。」
─前北京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焦國標

「他沒資格代表中國人,即使內地亦早有八九民運,近年有維權運動,反映中國人對公義人權的堅持和覺醒。」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

「有些人只配做井底蛙。自以為了不起,真可憐!不要理會它!」─新加坡網民理髮師
「他歧視中國人,認為中國人仍停留在只需生存和物質、毋須追求精神自由和尊嚴的層次。」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

「李光耀無可能代表中國人,他的觀點極度令人討厭,無法讓人接受。」
─中文大學學生會前會長馮繼遠

「專制的人在說人家對民主不感興趣,說人家不關注言論自由,確實是厚顏無恥到極。」
─新加坡網民照妖鏡

新加坡人:心底都想多些民主

在本港的新加坡僑民L小姐,對李光耀的言論不感人意外,因為「新加坡不民主」,但認為不合理,因為就算最終目標是改善生活,民主都是通往繁榮的途徑,沒有民主和新聞言論自由,就會有嚴重貪污、寡頭壟斷、官商勾結、裙帶關係和貧富不均,普羅大眾生活難言會好。
L小姐認為,新加坡長期一黨獨大,卻沒有很大的民主運動,並非因為新加坡人不要民主,而是政府壓制太厲害,政府與經濟的關係又太千絲萬縷,既得利益者固然不想動搖建制,一般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也怕觸怒政府「收場會很慘」,窮人覺得不公平也沒抗議的空間。
她指出,很多新加坡人都對政經界的裙帶關係,很有意見,在網上有很多抗議言論。她認為新加坡人普遍「心底都想多些民主,至少也要加強政府問責。」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留言板,就有網民說:「(李光耀)言下之意,是說新加坡人也對民主不感興趣,新加坡人還在等,何時才能達到吳作棟所說的,瑞士人民的生活水準!」
本報記者

新加坡反對派民主黨領袖徐順全靜坐爭取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