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寒風刺骨,天文台昨錄得最低氣溫攝氏9.7度,新界更只得7至8度,是近22年來最凍的11月,港九至少五名長者懷疑低溫下病發死亡,另有兩男女及時送院搶救,撿回性命。天文台預料今周仍寒冷,最低氣溫仍只12度,下周氣溫才逐漸回升。
記者︰翁煜雄、陳一亮
東北季候風令天氣持續寒冷,天文台昨早錄得最低氣溫攝氏9.7度,是今年入冬以來的最低紀錄,而新界氣溫普遍只有7至8度。天文台表示這是歷來第十一個最寒冷的11月,對上一次是1987年11月30日,氣溫只有7.6度。
多數患有老人病
寒天下體弱長者首當其衝,昨午12時52分,黃大仙竹園北邨榕園樓姓方91歲老婦,突然全身抽搐未幾暈倒,59歲兒子發現報警,召救護車將母親送院但告不治,死者患有心臟病和長期病患。
下午1時30分,筲箕灣愛東邨一間老人院的年邁女院友暈倒,院方報警將她送東區醫院,但證實不治。約23分鐘後,鰂魚涌南豐新邨11座,94歲患有老人病的姓陳老翁,感冒不適在家中調養期間,突然氣促陷昏迷,送東區醫院回天乏術。
下午3時37分,觀塘麗港城13座一名80歲老婦在家中昏迷,家人發現報警,事主被送聯合醫院證實死亡,據悉她亦長期病患。3時52分,西環卑路乍街42號一名姓廖51歲男子,在家中突然昏迷送院搶救,惜返魂無術,家人指他沒有大病痛,稍後需剖屍檢驗確定死因。
另兩長者幸獲救
另外,低溫也險奪兩長者性命,港島石澳村一名老婦昨晨10時許在家中不適,半昏迷送院及時救回;下午3時30分,88歲老翁到沙田瀝源邨街市一間食品超市購物,步行期間突然頭暈,在旁妻子見狀報警召救護車到場,初步治理和量血壓後,老翁自覺仍清醒問題不大,要求不送院;豈料救護員剛離開他又再度頭暈,超市職員趕忙截回救護員將他送院檢驗。
天文台預料,今日早上天氣仍然寒冷,氣溫最低只有12度,明天氣溫也只有14至19度。周六及周日最低也分別只有12度及14度,最高都是17度,但較為乾燥,相對濕度最低只有百分之四十五。
不過,帶來低溫的東北季候風,下周初會被一股偏東氣流取代,下周一大致天晴,氣溫逐漸回升到16至21度。周二及周三轉為大致多雲,有幾陣雨,氣溫19至23度。
寒衣賣斷市 生意升一倍
【本報訊】不少市民因應寒冷天氣購買羽絨等保暖衣物,有店舖指生意較去年同期上升一倍,需求大令部份款式斷貨,有戶外用品生產商特別推出全球第一對可充電發熱雪靴應市。低溫天氣下,菜價普遍上升兩成。
代理戶外用品的太古資源公司董事總經理譚麗文表示,天氣轉冷帶旺店舖銷售生意,較往年11月升一倍,其中女裝升幅更顯著,相信是因為推出的款式較前多;不少款式亦已斷貨,預計未來兩星期生意會更好,但卻來不及補充貨品,「因為近聖誕同新年,唔少人會出外滑雪旅行,但所有衣物都採用防水透氣等質料製造,需要提前9個月訂貨,家補唔切。」
推出充電發熱雪靴
她說,旗下代理的Columbia亦趁冬天來臨推出全球第一對可充電發熱雪靴,全球限量3,000對,本港只有30對,每對賣3,000元。雪靴只需充電3、4小時便可使用8小時,並可調校三種溫度,足以抵抗零下89℃的極度低溫;又會應用同樣的環保電熱能原理,研製保暖恤衫、外褸及褲。
一田百貨公司常務董事莊偉忠表示,11月氣溫驟降,生意較去年同期上升兩成,其中嬰兒衫及床上用品最熱賣;預料本月底公司大減價,銷路會進一步上升。
寒冷天氣下,漁護署昨日公佈菜價較前普遍上升兩成。
灣仔鵝頸橋街市的菜檔負責人吳先生表示,打邊爐必備的蔬菜,菜價都上升近倍,例如生菜由5元升至10元、茼蒿及西洋菜則由4元升至8元,相信未來數天菜價會更高,但生意只增加了一成,「啲客人見到菜價咁貴,以前買開一斤,家就買12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