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北京現階段沒有讓步的能力 - 李怡

蘋論:北京現階段沒有讓步的能力 - 李怡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
無論在對美關係上,還是香港政改問題上,北京有無可能作出讓步,是當前最大的議論焦點。讓步並非軟弱。讓步是一種能力。政治需要妥協、折衝、務實、讓步。掌政者只有在內部掌握了充份權力,才有可能在對外關係上作出符合實際的讓步。
我們不喜歡獨裁政治。但在缺乏民主機制下,倘若不是個人獨掌權力,倘若有另一權力核心掣肘,那就不能在內政外交上作出務實而果斷的決策,而只會被意識形態所支配,只會教條,只會左,只會貫徹國家主義。因為沒有充份掌權的人,不具備妥協、折衝樽俎的能力。
毛澤東在1971年突破中美關係,邀請美總統尼克遜訪華。那是因為他在文革中鬥倒了劉少奇,71年又壓倒林彪奪得軍權。時在文革期間,誰敢與「美帝」勾結?只有掌絕對權力的人才敢於面對現實。
1976年鄧小平復出,起始他說只會在教育與科學領域發揮餘熱,但當華國鋒與文革勢力被他打退,他掌了絕對權力,於是就在79年提出「改革開放」。倘若權力未固,他豈敢違背毛的「繼續革命」理論全力發展經濟?
1989年六四後,江澤民與李鵬推行極左路線,對內要消滅個體戶,對外就視全世界國家為敵人。鄧小平以絕對權力,92年南巡表示「誰不支持改革開放誰就下台」,又提出對外要「韜光養晦、決不當頭」,「不要想扛旗,要扛你也扛不動」,還說要「夾着尾巴做人」。
中共建政60年,實行較右的也是較為務實路線時,多是一人掌絕對權力之時;實行左的、教條的、意識形態化路線時,多是權爭激烈,誰也掌握不到絕對權力之時。最左是文革,那是毛澤東向劉少奇奪權的運動。
中國今天因面臨第五代接班人的內部爭奪戰,而使江胡權爭激烈化。60周年閱兵時江胡並排,尤其是《人民日報》頭版刊出江胡二人並列的大照片,更不顧國際觀瞻地使權爭表面化。
稍早時太子黨的薄熙來在他主政的重慶,大力推動「唱紅打黑」。唱紅,是力主唱革命歌曲,演革命戲,宣傳毛語錄,還豎立一個37.4米高的毛澤東巨像。打黑就是打擊黑社會與勾結黑勢力的貪官。「用貪官、反貪官、殺貪官」是中國古代腐敗朝政的手腕。中共不僅用這招來鞏固權力及清除異己,更發展到「用黑社會、打黑社會」來鞏固權力和攫取民望。太子黨的唱紅打黑,更是要顯示他們繼承正統根正苗紅,故理應接班。
團派的李克強就在9月底演出一場上井岡山看望老紅軍的戲碼。井岡山會師是1927年的事,那時的老紅軍還有甚麼人活着?21世紀的中國人誰又會記得老紅軍?李克強上井岡山的訊息是:他們這些團派,雖不是太子黨,但也是毛澤東和共產黨的繼承人,有資格可以做第五代領導核心。
緊跟江澤民的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和中宣部長劉雲山,11月就還以顏色,分別也來井岡山,顯示他們才最有資格繼承「革命傳統」。

唱紅打黑和爭相去井岡山,是中共權爭不息的連串鬧劇。在爭奪第五代接班人的形勢下,中央當政者只會人人鬥「左」,爭相表示繼承毛的革命傳統,堅持國家主義和革命教條,對一切務實的,向西方靠近及在普世價值前讓步的政策,誰也不敢提,提出來也會遭到狠批或失勢。因為,國家利益,人民利益這時都不在考慮之列,爭奪權力是中南海諸公的唯一考慮。
現階段,中共在政治上只會強硬和自大。對外交往如此,對香港政改問題也如此。要民主,香港人只有靠自己。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