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論:莫測高深的證券行推介 - 林少陽

立論:莫測高深的證券行推介 - 林少陽

證券經紀的買賣建議,越來越令人摸不着頭腦。不久前收到一位賣方(Sell-side)分析員建議買入國藥控股(1099),目標價33元,理據竟然是2011年預測市盈率36倍。以為自己眼花,因為分析員若以預測PE做估值,慣常做法是以未來12個月的預測PE做基準,再比較市場平均數,並按照分析員對有關公司的管理層質素、市場觀感加分或減分。如果用2009或2010年的預測盈利,無論怎計也不可能給予買入評級,因為以當日股價計算,國藥估值已是42倍預測2010年盈利,相比H股藥業股的平均估值是15倍。
記得07年時,有煤礦股分析員以A股的瘋狂估值,合理化其給予中國神華(1088)目標價101元,因而得名「101事件」。今次即使以A股上市藥業股作為目標價,亦不過是28倍2010年盈利而已,與當時國藥42倍預測盈利仍有大段距離。

建議沽恒生於理不合

雖然,我亦認為現時A股的估值不算瘋狂,以國藥質素估值或應高於一般香港上市藥業股,但即使睇齊A股,目標價亦僅18.5元。換言之,即使國藥在瘋狂估值分析報告出街後逆市跌近1成,恐怕仍起碼有近3成跌幅,才能重返價值區間。
另一家外資行,其銀行分析員建議沽出恒生銀行(011),目標價100元,較當時每股110元有10%潛在跌幅,原因是恒生今年盈利難有增長。然而,在零息環境下,為甚麼要沽出一隻派息近6厘的股票?難怪連他們一位資深經紀,亦經常拿自己研究部同事的投資建議來開玩笑。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