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本欄曾以《低市賬率證券經紀》為題,提供3隻股價大幅低於賬面值的證券經紀股,其中2隻最近成為市場焦點,讓我們重新探討其投資價值。
原由何猷龍透過新濠國際(200)控股的滙盈控股(821),當時引起本欄注意,除因大股東背景外,更重要是當時股價對賬面值折讓逾50%,而滙盈當時的資產負債表並無水份。不過,最近新濠及基金ArgyleStreetManagement已於每股1.92元悉售滙盈,易手後新主將面對競爭激烈的本港證券經紀市場,要突圍不易,現價較7月初本欄提出這個念頭時上升125%,已遠超賬面值,失去原來投資該股的意義。
另一隻市場焦點股大福證券(665),市傳海通證券、工商銀行(1398)及建設銀行(939)爭購,現價已較7月初升115%。由於購入作價未定,以上周五收市價4.85元計,市賬率達1.7倍。本地證券經紀牌的價值明顯低於銀行,按常理計2倍市賬率已是極限,雖然收購合併談判桌上買家容易失去理智,再高的價錢亦非全無可能,只是現價高追的投資者,風險回報不成比例。
新公現價有支持
餘下的新鴻基公司(086)現價較賬面值仍有輕微折讓,但股價亦已較7月初升逾兩成,吸引力減退。若投資者要趁熱鬧,即使購併不成,新公現價仍有基本因素支持。投資者應在購併未成熱門話題時進行研究,而不是在目前熾熱的市況下,才忽然醒覺這批股份原來有併購的價值,何況目前談判出售控制權的是大福而非其他證券經紀股。
林少陽
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