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180度移動 由朝到晚吸光能追蹤日光 發電量多20%

光伏板180度移動 由朝到晚吸光能
追蹤日光 發電量多20%

【本報訊】香港寸金尺土,要環保、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空曠地方不多,為物盡其用,機電工程署引入可追蹤日光的新系統,令發電機的光伏板能180度移動,由日出至日落,全程向着太陽,盡吸光能,發電量比傳統固定光伏板多15%至20%,一台4平方米新光伏板的發電機組,年產約576度電,足夠一部一匹冷氣機用三個月。 記者:張文傑

上水屠房、機電署總部及科學園早已安裝傳統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內有光伏板用作吸收日光,因應香港地理位置,固定向南22度,中午時分可正面對着太陽,但其他時段則只能從側面吸收日光,每平方米每年可產生約120度電,一台4平方米固定光伏板的發電機組,一年可產生480度電。

有助縮短系統回本期

機電署兩年前引入附設太陽追蹤器的新光伏板,去年中,兩組各4平方米新光伏板發電機組,安裝於西貢的北港濾水廠作測試。機電署能源效益事務處總工程師王錫章表示,追蹤器安裝在光伏板背面,由一細小摩打推動,配有光感應器,每朝探測到日光達到一定幅度量時,會自動對準太陽,「光伏板板面會隨太陽由東至西,每小時移動15度,長期保持正面對住太陽。」
署方收集了一年數據後,錄得一台4平方米新光伏板發電機組,一年發電量552至576度,較相同面積的固定光伏板機組多產72至96度電,足夠供一部一匹分體式冷氣機連續三個月、每日開動八小時所需。一個追蹤器足夠移動4平方米光伏板,每個追蹤器需2,700元,有助縮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整體回本期。

新式光伏板背面附設追蹤器(圖)可自動隨着太陽轉向,多吸收20%光能,本港最快明年推出使用。陳亮華攝

郊區較空曠適合安裝

王錫章說,只要由東至西180度範圍內,沒有太高的遮擋物,便可考慮安裝新系統,他指郊區較空曠,較適合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濾水廠、污水廠同埋公園都可以裝。」現時美國內華達州Nellis空軍基地,已安裝了7萬塊附設太陽追蹤器的光伏板。機電署人員現正總結數據,最快明年向政府部門及私人企業推廣此新系統,鼓勵他們使用此環保發電技術,更有效地節能及減排。

光伏板功能比較

-移動性-
新光伏板:附設追蹤器,可隨太陽移動
舊光伏板:不能移動

-角度-
新光伏板:由東至西 每小時移動15度
舊光伏板:固定向南22度

-正面對着太陽時間-
新光伏板:日出至日落全程
舊光伏板:只在中午時分

-每年發電量(每平方米)-
新光伏板:138至144度電
舊光伏板:120度電

資料來源:機電工程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