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公職高人退位後被問到會否議論政事時,用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以明其志。此前,一位前立法會議員也是用孔子這句話來批評王永平退休後轉行兼職批評政府。
孔子講這話的時代背景與今天的差距就別說了,先說那個「謀」字,即使不認同一般解讀為參與謀劃,也不能說議論一下政事就是謀其政吧。內地學者李零在《喪家狗.我讀論語》一書論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條,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位,就不從位的角度考慮,也不受位的約束。」
不在其位的人,正因曾在其位,才會看見從未在其位者看不見的角度,真心相信「社會需要不同聲音」的話,退休官員不從政而論政,無任歡迎。聽聽他們從過去被逼出來的官腔,終於說一點人話,也是賞心樂事。最大收穫,是令人不得不相信相由心生,跟官樣文章脫離關係之後,也就還原了人模人樣。
誰管不在其位而議其政者,是出於政治癮還是為民發聲,他們的言論天不在看人在看,像那個米老鼠甚麼伸寃之作,得到甚麼反應,證明這小公道還是自在人心的。
反正最為政府添煩添亂的,不是離任高官指指點點,而是在其位而以一副局外人的口吻,公開批評政府那幫跳船份子。在其位不謀其政,謀過了失敗了,又公開跟政府唱反調,為自己撇清,這些暗示罪不在我的假動作,還可以再假一點,才可以蒙混過關吧。不如就拿《論語》另一名言:「名不正則言不順」送給在行政會議內公開議政者,那些老掉大牙的批評言論,讓人非常不順氣,不順則你們要謀的事,終究是不成的。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