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科學會頒發青年科學家獎予三位本地大學博士生,表揚他們在物理與數學、生命科學及工程科學研究上的出色表現,其中工程科學範疇的得獎者張凱恩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博士,她指現時醫治斷裂骨骼需以金屬片或支架嵌入作固定位置之用,當骨骼重生後又要動手術取出,費時失事,故嘗試以價格廉宜的蠶絲,混合名為PLA的聚合物,組成複合材料替代金屬,病人骨骼重生後不需再動手術,「蠶絲好處係柔韌性高,可自然融解及排出,PLA更會在一段時間後融解為水及二氧化碳,病人好番就唔使再做手術。」
現職高級研究員的張凱恩,將與劍橋大學及加州大學合作,進一步研究蠶絲複合材料的融解時間,並進行動物測試。
研究抑制肝癌擴散
在生命科學範疇得獎的是黃澤蕾,來自香港大學病理系的她,找出人體內令肝癌加速擴散的一種蛋白質Rho-kinases,正研究其特性,逐步找出可抑制它的藥物,幫助肝癌後期患者延緩病情惡化。
物理與數學範疇的得獎者是中文大學電腦科學及工程系的蕭小奎,他研究出一種數據保密技術,可供醫療或統計機構於發放涉及私隱資料時,在不改變數據特徵下隱藏個人姓名、出生日期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