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現時約有500人正輪候眼角膜移植,估計逐年會增加過百個新症,惟每年平均只有約200片捐贈眼角膜,病人需輪候兩年才可接受手術。香港獅子會眼庫引入全港首部分割眼角膜儀器,可準確地把5層眼角膜分開,經特別處理的每片眼角膜,可同時移植予兩病人,且大大減低排斥機會,縮短康復時間。
眼角膜共分上皮細胞層、前彈力層、基質層、後彈力層及內皮細胞層。香港獅子會眼庫教育總監兼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表示,傳統手術是把5層眼角膜以手術一次過移植,但眼球內血管外露,有機會感染細菌,手術後散光更達500至1,000度。
減少排斥 手術加快
鄭澤鈞指出,很多病人其實只有部份眼角膜層受損,而輪候的病人中,有兩至三成只需要移植內皮細胞層。去年10月,香港獅子會眼庫引入全港首部、全東南亞第二部分割眼角膜儀器,精確地分隔五層眼角膜,分派予公立及私家醫院使用,令更多病人受惠。眼科專科醫生會以手術植入新眼角膜層,再打入氣泡讓眼角膜層黏合,減少排斥機會,而手術時間由1.5小時縮短到半小時,散光亦只會有約200度。過去1年,已有30名病人接受手術,並無出現併發症。
71歲伍婆婆3年前開始感到視力模糊,今年3月進行內皮細胞層移植。現時伍婆婆雙眼已完全康復,更成為義工繼續貢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