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好淡因素角力港股等待突破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好淡因素角力港股等待突破 - 潘國光

中國10月份經濟數據再次印證內地復蘇進度理想,早前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效果溫和,預料通脹於明年初只會回升至輕微正數,因此估計在明年第二季之前,中國尚未有充份的加息理據。
早前的經濟工作會議中,中央定調明年將集中火力調整經濟結構,表明家電下鄉、汽車購置稅減免、以及首次置業稅等優惠均可延續,由此推斷針對內需的刺激經濟措施力度不會減弱。

A股勢強利港股

中國經濟表現成為了全球復蘇的重要指標,內地股市自8月低位穩步上升,投資信心亦趨向樂觀。內地新增貸款數字直至10月份已接近9萬億元人民幣,估計明年數字仍維持在7萬億元人民幣以上,由於流動性仍然充裕,內地股市料可繼續跑贏主要成熟市場,對港股將構成正面的支持。
另一邊廂,美股上周創出13個月新高,相對於中國股市,美股的升勢很大的程度上只是建基於量化寬鬆的印鈔政策之上,並沒有太多實質宏觀經濟改善的基礎作支持。
筆者曾討論有關美國高負債、高赤字、高失業及高破產等問題,此亦為筆者長線看淡美滙、看好金價的原因。然而,在美國「不退市」以及持續印鈔的情況下,有誰可以完全排除美股在未來月份進一步延續升勢的可能性呢?以畢菲特擁有的智慧、以及接近權力核心的投資者亦選擇於此時加碼「下注」美股,不是正暗示華府醞釀要推出新一輪的救市措施以救選票嗎?因此,全球股市(尤以港股為甚)現正處於這種「精神分裂」狀態:比較看好大陸、但似乎不太看好美國,那麼港股該如何自處?

潘國光

4個指標測後市

筆者提議可利用幾個簡單的指標作為推斷港股短線的走勢:(1)美股道指10335點為整個海嘯股災的0.5黃金比例反彈阻力,若能連續兩天收高於該水平之上,將為利好後市的徵兆;(2)上證綜合指數年內高位曾見3478點,同樣地,若連續兩天成功收於該水平之上亦為利好訊號;(3)美債10年期孳息徘徊於3%至4%已有7個多月,未來若維持在該區域內則表示市場對發債的憂慮未有惡化;(4)美滙指數的按月跌幅維持在3%至5%左右,而每次反彈為期不超過兩周時間。若上述4點同時出現則對港股後市極為利好,短線至少可升抵24000點水平,若(1)及(2)遲遲未能出現,而道指本周收低於9700點之下,則後市恐甚為不妙。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