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凱琳是美國女人,在大陸住了三十年,一口流利的國語。她是國際棉花協會的中國區頭人,在大陸旅行,五嶽都親自爬遍,又到四川去蹲麻辣火鍋,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比許多自稱愛國的中國人都透澈。
毛凱琳應哈爾濱市政府之邀,為哈爾濱設計形象。哈爾濱對麥當勞的那句口號:I'mLovingIt,很有興趣,想毛凱琳替他們想一句。毛凱琳眨眨眼,有了:「哈爾濱真酷」:Harbinisacoolcity。酷寒之酷,與有型的Cool,一語雙關,哈爾濱市政府逗得大樂,從此採用為形象口號。
毛凱琳祖先是挪威人,海盜出身,喜歡闖蕩。她原名叫KarinMalmstrom,七十年代在美國學中文時,老師為她取「毛」姓。來到中國,人稱毛大姐,今天在大陸,毛澤東的旗號又打出來了,在歐美,姓希特拉的,紛紛都改姓了,但毛凱琳歪打正着,走運得不得了,生意越做越紅。
如果相信輪迴,毛凱琳前生一定是中國人。她來自明尼蘇達州,小時無端端對中國發生嚮往之心,學中文,她看《西遊記》,讀《論語》、《戰國策》和老莊,用鉛筆方正地寫下「曾參殺人」、「竭澤而漁」什麼的,練習本隨身帶,今日展讀,令人感慨。
毛大姐喜歡中國的山水。中國人浪費樹木,用即用即棄的木筷子,她看不過眼,製作了一個小小的筷子環保袋,比杜蕾絲安全套窄,但比安全套長,附一雙永久的木筷,希望中國人隨身帶在上衣口袋,走到哪裏,自用到哪裏,她自己身體力行,手袋裏大江南北就帶着一雙私貨「毛筷」。
「真是很偉大的功德,」我馬上擦鞋:「防肝炎,也拯救樹木,而且中國古代的和尚,托缽化緣,也是隨身帶的碗筷,復興中國文化。」
毛大姐聽了大樂,她希望來香港,推介香港人用環保毛筷。美國人帶頭做的,香港特區政府一定肯乖乖的跟着做─我說:今天的特區官員,沒有你們美國人開一個先例,什麼也不敢試。毛大姐呀,你算找對了門路。
「香港是一個沒有想像力的地方,」毛大姐說:「不夠狂野,Notcrazyenough,共產黨越壓抑,民間的狂想和創意越怪誕。像北京的艾未未,就是真漢子,這個品種,香港不可能有。」
都是英國的主人沒教嘛,我說,哈哈哈。環保袋毛筷,網上可訂購:www.cottonus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