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跟大家分享過油價重上75美元水平,以及新能源產業獲利周期見底回升,乃是推動新能源投資前景的因素。全球氣候暖化,環保工作刻不容緩,更加速了潔淨能源計劃之執行進度,透過各國政府的政策庇蔭,投資者應該把握新能源的投資機遇。
最近廣東省旱情嚴重,珠海及澳門的淡水供應告急,政府要呼籲市民減少用水,情況之嚴重更一度有波及本港之虞。
近年來,異常氣候帶來不少天災,例如美國受颶風卡特里娜(Katrina)吹襲、澳洲竟罕見出現沙塵暴;中國更是連年受害,先有雪災後有四川地震,最近則由於西江上游的來水減少,珠江流域持續乾旱,導致珠海、澳門兩地供水嚴重不足。
氣候急速變化,迫使中、美等大國提出更積極的減排二氧化碳目標,而在今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更被視為全球邁進新能源年代的里程碑。不計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成果如何,新能源的動力似乎勢不可當。以美國為例,不論美國會否在會議中承諾加大減排的力度,按美國已通過的法案,已凸顯新能源的重要性。中國情況亦如是,在國策支持下,中國太陽能及風能等產業漸攀上世界水平(見圖)。
索羅斯無寶不落
新能源成為未來全球資金追逐對象,國際間不少知名投資者更以實際行動,向這行業投下信心一票。著名投資者索羅斯(GeorgeSoros)最近便斥資10億美元投資清潔能源科技,並將會成立顧問組織,為決策者在環保問題上提供意見。
另一個有利因素,則回到投資的基本面上。全球股市自今年3月以來強力反彈,而新能源類股的股價表現相對落後。根據晨星資料,年初至今替代能源基金組別的平均升幅只有31.91%,相反新興市場股市已回升六、七成。
若從另一個角度看,環球股市已回到合理水平,但貴為高增長行業的新能源類股的估值仍然低廉,而且預料未來還有很多利好因素陸續發酵,市場預期有機會出現「追落後」情況。
綜合整個新能源發展的過程,除了政府補助政策發揮着推波助瀾的作用外,私人市場投入龐大資金開拓新能源產業,亦為行業注入新動力。這種關乎未來人類福祉的產業,將有望發熱發亮。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