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壇大師吳冠中再贈作品香港33幅油畫水墨畫總值1.5億 大部份未曝光

畫壇大師吳冠中再贈作品香港
33幅油畫水墨畫總值1.5億 大部份未曝光

【本報訊】著名畫壇大師吳冠中再捐贈33幅油畫及水墨作品予香港,總值逾一億五千萬元,大部份從未曝光,包括顯現其中西融滙特色的《拋了年華》、《蘇醒》等,又有凸顯其創作靈感不絕的《漢字春秋》系列,市民明年三月將可在藝術館一睹大師作品風采。 記者:翁煜雄

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說,今次獲吳冠中送贈的12幅油畫及21幅水墨作品,多是2005至2009年新作:「最多只喺印刷品見過。」吳氏第三度捐畫予香港,該館1995年已獲吳氏贈兩幀水墨作品,2002再獲贈12幅油畫、水墨及手稿,他說因吳氏與香港有不解緣,60年前他從法國乘船歸來便在港上岸及短暫逗留,1985年重臨驚嘆「三十餘年來香港換了人間」,藝術館又在95年及2002曾辦其畫展:「佢話好鍾意展覽嘅心思。」

創作理論風箏不斷線

他說吳氏作品融滙中西,如創作理論「風箏不斷線」,認為其畫雖以西方抽象方式表現,但像風箏不斷線,仍需與現實生活有關才可與觀眾交流。他舉例新贈的水墨畫《拋了年華》構圖抽象、縱橫交錯,但仍以具體的荷花為題,並如傳統國畫注入象徵意境,以荷花枝雖老但寧折不屈比喻君子,而此2009年作品也可算是90高齡吳氏的自我投射。
2007年的《蘇醒》也寓抽象於具象,主題是蘇州司徒廟的漢柏,此柏樹曾枯萎但再生長,獲清朝乾隆皇帝賜名清奇古怪。另一作品《東風開過紫藤花》,也表現出紫藤之美的關鍵是線條及層次。他說吳氏創作不絕,新贈的五幅《漢字春秋》系列水墨作品,是吳氏四年來探索的新作,將漢字意思剔除,只追求字的造型美態。

吳冠中2009年新作《拋了年華》具西方抽象畫構圖,而荷花枝莖雖老,寧折不屈。
藝術館提供相片

新作加館藏明春展出

他說吳氏素來慷慨,如2002年贈的《雙燕》,同類作品拍賣價達4,700萬元,「呢幅係佢最具代表性嘅經典之作,價值一定更高。」《雙燕》以橫直線構圖,有抽象意味,但加上雙燕等後又具中國詩意。
他說新贈及館藏共51幅吳冠中作品將在明年三月於藝術館展出:「吳老先生講過,一輩子追求未知,請人民評判。」他說吳氏未必適合遠行,未知能否到港出席。

名畫家吳冠中於02年訪港時即場繪畫留影。

吳冠中捐贈畫作詳情

數目:33幅
總值:1.5億元
油畫(12幅):《天涯》、《補網》、《糧倉》、《水暖》、《自家江山》、《神之召喚》、《彩湖居》、《晝夜》、《晚涼》、《畫裡陰晴》、《百衲衣》、《飛燕》
水墨畫(21幅):《蒲菊英》、《眠》、《紅影》、《拋了年華》、《仰止》、《春雨》、《東風開過紫藤花》、《變異》、《黃巾之亂》、《魂兮歸來》、《聽驚雷》、《蘇醒》、《遠方》、《汨羅江》、《祈年》、《乾坤》、5幅《漢字春秋》系列
展出日期:明年3月
展出地點:藝術館
註:吳冠中95年及02年已向本港捐贈共14幅畫
資料來源:藝術館

特稿:大英博物館破例辦吳氏畫展

吳冠中是二十世紀中國美術史最重要藝術家之一,其油畫與水墨融滙中西繪畫意蘊,無論是大英博物館或北京故宮,均曾破例為他辦展覽或收藏其畫作,兼受中西方重視。吳老師屆90高齡仍不斷創作,生活樸實。
吳老師與年紀相若的太太只住在80平方米大廈單位,聘鐘點工人照料,司徒元傑說:「佢哋唔揸車唔請司機,生活好樸素。」他說拍賣會動輒以數百萬元成交的吳冠中畫作,都只是吳早年低價售出,「但佢仍然咁慷慨,佢嘅仔都好支持爸爸捐畫。」

生活樸素喜歡香港

近期到北京方莊區親訪吳冠中的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說,吳老師精神不俗,十分健談,尤其關心香港:「佢話自己好鍾意香港。」他說吳氏行動未算敏捷,但創作時充滿幹勁。
吳冠中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46年赴法國留學,回國後任教中央美術學院。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法國文藝最高勳位」,翌年大英博物館破例為他首辦在世華人藝術家的個人畫展。2006年,故宮接受他捐贈油畫《長江萬里圖》,是故宮首次收藏在世藝術家作品,並為他設專題展覽。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