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英年早逝的李柏榮就讀的中大電子工程學系是應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兼中大前校長高錕所創,李柏榮本來前途一片光明,豈料突然跳樓輕生,今人欷歔。有學者指現今電子科技推陳出新的速度太快,研究員苦心研究一旦未能取得突破,將面對沉重壓力。
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表示,二年級的碩士研究生一般會單獨而專注研究產品,特別是領取助學金的研究,若在指定時限仍未完成或取得突破,便需撰寫失敗原因報告。崔日雄補充,中大電子工程學系收生要求與其他學院無異,但要攻讀該系碩士課程,至少需一級或二級甲等榮譽畢業,並需獲老師推薦。
專注研究微波電腦
事主生前專注研究微波電腦,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志光指,這是一種用高頻電池波運算的電腦,特點是運算速度快。對於研究生因壓力而自殺,李志光直言:「做研究員需要好好嘅情緒智商(EQ),要用平常心去面對得失。」
中大電子工程學系是1970年由光纖之父高錕創辦,自高錕奪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旋即掀起高錕效應,上月10日中大舉行的本科入學資訊日時,吸引大批學生選報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