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故事變身郵票畫家董培新作品 製成紀念珍藏冊

金庸筆下故事變身郵票
畫家董培新作品 製成紀念珍藏冊

【本報訊】著名畫家董培新曾為各大武俠小說家畫過插圖,偏偏早年因各為其主,無法為金庸繪圖,成了他的遺憾,至05年獲金庸授權,將小龍女、楊過、郭靖和黃蓉活現於水墨畫上,近月更在內地出版社和內地郵政局的撮合下,出版《金庸作品郵票紀念珍藏冊》,董培新12幅作品成了郵票主角,兩人名字再次交上。

金蛇郎君難倒畫家

12幅作品各來自金庸每一本小說,每版印有董培新原畫縮小版,以及一張面值人民幣80分的郵票。這批郵票屬內地郵政局個性化紀念郵票,只跟珍藏冊一同發售,不會獨立全國發售。郵票右邊是圖案,左邊是面值,可以分開,只貼左邊便可寄信,類似香港郵政署提供的自訂郵票印製服務製成品。
董培新70幅金庸小說水墨畫去年由台灣遠流出版社輯錄成畫冊,還有約30幅未面世,明年中才結集成書。不過其中六幅會搶先於珍藏冊中出現,包括《射鵰英雄傳》黃蓉首次以女裝,與郭靖泛舟在梅花冰湖上;又有《神鵰俠侶》中斷了右臂的楊過,攬着小龍女在空中揮劍。
雖然是武俠小說,但董培新說畫的不是打鬥場面,因為他畫的是金庸小說中感情世界,「好多小說打到天花龍鳳,但都冇金庸嘅吸引力。(筆下)有幾千個人物,好多素材可以選擇。」有一個人物難倒他,就是《碧血劍》中的「金蛇郎君」夏雪宜,他畫過後把作品撕毀,因無法表達出他「遺世獨立」的感覺。
金庸早年在《明報》寫小說成名時,董培新則為競爭對手《新報》繪圖,所以未曾為他畫過插圖。至05年時,董在廣州開畫展,覺得地方太大、畫太少,因而向金庸請求可否繪畫其筆下人物,金庸一句「你放心畫」,填補了他的遺憾,首批作品06年也在港展出。

紀念冊內刊出的《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黃蓉,泛舟梅花冰湖。

小龍女眼珠好淡色

現在內地出版社的金庸作品珍藏本,都是以董的作品為封面。
金庸的作品被拍成電視電影,董培新說,他對各人物有自己的見解,不會受到影響,就如小龍女,她長年在古墓生活,沒有被太陽曬,也應不會太懂得打扮,「佢眼珠應係好淡色,我畫佢粗眉,因為佢唔會知點樣去修眉。」該郵票珍藏冊發行三萬本,由內地方面出版,金庸迷有興趣可致電本港明河出版社查詢:25975513,下月在港發售,每本約售250港元。

廣州郵政局出版的《金庸作品郵票紀念珍藏冊》內含有名畫家董培新12幅作品,部份是近年新作。

特稿:半世紀作畫 執着不變

現年67歲的董培新,畫了50年畫,有一份畫家的執着,試過一幅作品,完成近八成,因墨水化得太開,狠心把它棄掉。他的畫室現設於溫哥華,對於港府建議將空置工廠大廈單位轉換成藝術家工作坊,他認為存在困難,不利創作。

一畫不繪兩次

董培新1958年開始繪畫,70年代作過長篇漫畫《波士周時威》,是當時著名漫畫家及插畫家,作品見於本港大部份文字傳媒。他的妻子周恆,是有「鬼故女王」之稱的作家「張宇」,現時夫唱婦隨,他負責畫畫,董太負責後期電腦製作。
「生命冇TakeTwo」,董培新作畫也不會一畫繪兩次,「再畫即係臨摹,會畀上一張思維控制,唔係創作,係好唔開心。」有次他繪畫一幅巨型作品,因要讓路予到訪友人上廁所,一不留神墨水化得太開,無法彌補,惟有毀掉,「已完成七、八成,好激氣,成幅畫冇晒。」
藝術家重靈感,他也是想畫就畫,所以創作室與起居室同在。香港住宅小而且貴,本來空置工廠大廈單位改建成創作室是另一選擇,但他指無起居之處,創作室變身上班之處,是行不通的。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