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術自食其果 拍賣競投審慎政府僅市價賣八豪宅

出口術自食其果 拍賣競投審慎
政府僅市價賣八豪宅

【本報訊】政府最近打壓豪宅過熱的言論及措施,先自食其果。產業署昨日拍賣的10個豪宅,兩伙因未到價而收回,而售出的8個單位屬市價,僅較開價高約一至兩成多,總值1.72億元。
記者:林志光 程俊華

產業署昨日公開拍賣港島區10個豪宅,在只有用家入市情況下,反應平淡,其中未達底價而收回的薄扶林翠海別墅及北角慧雅閣單位,分別只3名及1名買家競投。

兩單位未到價收回

8個成交單位中,薄扶林碧瑤灣41座2樓反應最踴躍,有5名買家競投,成交價較開價高21.3%,幅度也是8伙中最大。而跑馬地比華利山A座5樓A2室,開價1450萬元,僅得一名買家由頭承到尾。因拍賣官屢次指未達底價,該任職醫生的李生先被迫「自我追價」,其間更無奈地問拍賣官:「究竟幾時先玩完呀?你講啦。」終出價至1610萬元,才扑槌成交,較開價高出11%。
他表示,為要令小孩能在較理想校網升學,才欲由現居住的何文田遷往跑馬地,並不惜多次追價。他補充,原打算斥1500餘萬元便可購入單位,現略為超出預算,不過因同區放盤業主叫價更誇張,所以寧願在拍賣場入市。
他認為,目前由細樓換大樓之間的樓價差距實在太大,就算是醫生亦不容易換到樓,他建議政府提供「多啲唔同樓價物業」供中產選擇。
中原測量師行董事張競達表示,最近市場氣氛轉弱,買家出價也變得較審慎,故今次拍賣氣氛未如之前兩次般熱烈,實與銀行降低樓價2000萬元以上豪宅按揭成數關係不大。不過,成交價屬市價水平,而未達底價要收回的兩個物業,亦是他們預計之內,因這兩項物業在開放參觀期間,也較少人垂詢。

比華利山A座5樓A2室,僅得李醫生承價,因拍賣官屢次指未達底價,他被迫「自我追價」。

產業署共收1.72億元

今次是產業署今年第3次拍賣物業,8單位共收1.72億元。之前在8月拍賣的10個豪宅,順利以高於開價10至29.2%售出;上月拍賣的4項物業,更以高於開價38.4至93.2%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