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德國人民的世界民眾,正在慶祝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周年。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樣的歷史時刻還是不常見,它如此清晰地區分出不同的兩個時代。柏林圍牆的消失──這個醜陋的鋼筋混凝土分割出兩個敵對陣營─有着如此重要的影響力。
柏林圍牆的倒塌不僅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帶來希望和機會,而且給一九八○年代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氣候威脅迫在眉睫
結束冷戰的道路當然不會那麼容易,在當時也不是得到所有人的認可。不過,正因為如此,我們從中能得到更有意義的教訓。到了一九八○年代,世界歷史到達一個關鍵性的十字路口。東西兩個陣營的軍備競賽到達一觸即發的危險邊緣,連核威懾都不起作用。我們正走向災難,事情似乎沒有任何轉機和發展。
如今,另一種的全球性的威脅正在出現。氣候危機就像一堵新的圍牆,將我們和未來隔開,當今的世界領袖們還遠遠沒有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未來災難性的局面正在形成。
過去人們常開玩笑說,只有地球成為一片廢墟時,我們才會努力謀求和平;氣候變化的威脅使得這個笑話正在成為現實。如果把它和柏林圍牆倒塌之前的那段時間做比較,現在我們所剩下的時間更為緊迫。
像二十年前那樣,我們正在面臨一個全球性的安全問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解決。而且,就像當時德國人民呼籲國家的統一那樣,這次同樣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呼聲。這次是要求我們採取行動來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糾正問題本身的巨大不合理性。
二十年前的全球領袖們在反對意見和巨大壓力面前,展現出他們的決心,圍牆才會被推倒。現在輪到如今的領袖來表現了。
就像結束冷戰一樣,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刻不容緩。我們需要跳出固有政治思維模式。正是新思維和開放思想給了蘇聯和東歐帶來了思想轉變上的重大飛躍,為民主革命開闢了道路,由此挽救了歷史。氣候問題比較複雜,它和其他一系列的挑戰相互重叠交叉。這同樣需要我們突破價值觀的束縛,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我們面臨的不是一堵牆,而是很多。在已經完成工業化進程和尚處於發展階段的國家之間,有這麼一堵牆存在。導致氣候惡化國家和受害國之間有這麼一堵牆存在。關注科學證據和迎合既得利益之間也有這麼一堵牆存在。普通百姓努力改變自身行為方式和要求有效的全球行動,與那些令他們失望的領導人之間,同樣也有這麼一堵牆存在。
同舟共濟面對挑戰
一九八九年發生的改變是如此不可思議,之前幾年看起來還不可能,最終卻實現了。但這並不是甚麼意外。這些改變和當時人們的希望產生了共鳴,當時的領袖們只是順勢而為。
我們之所以能推倒柏林圍牆,是源於信心,相信將來的一代人能夠同舟共濟地面對這些挑戰。
今天,當我看到貧富差距如此巨大,當我看到造成全球金融危機的不負責行為,當我看到對氣候變化漠不關心和互相指摘時,我感到了悲哀。建立一個更加安全,更加公平,更加團結的世界的機會正在離我們越來越遠。
為了回應我及當時政治對手列根總統(後來成為我的好友)的請求:奧巴馬先生、胡先生、辛格先生,還有柏林的默克爾女士及她的歐洲同行們,「讓圍牆倒下!」這是你們的圍牆,面對如此關鍵時刻,不能逃避歷史對你們的要求。
我呼籲,那些參加十二月哥本哈根大會的世界各國政府領袖們,推倒這座牆。世界各國的人們期盼你們的行動,不要讓他們失望。
戈爾巴喬夫
前蘇聯總統,199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ProjectSyndicate2009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