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第三季雖升,但成交未配合,港交所(388)業績仍遜於第二季,表現已在預期之內,不過股價昨日仍隨大市滑落。
港交所今年第三季盈利12.74億元,環比跌6.8%,同比則增32.8%。第二季為13.66億元,第一季為8.35億元,首三季盈利34.75億元,同比跌12%,每股盈利3.23元。
第三季股票成交平均每日667億元,同比增5%,環比跌7%,衍生產品合約及期權合約分別跌12%及22%,受市場成交影響的收益跌11%,上市費收入增8%,出售資訊收益增9%,其他收入增14%,投資收益跌14%,因而第三季盈利環比仍跌7%。
首三季平均每日成交613億元,同比跌23%,衍生產品合約增6%,期權合約跌17%,受市場成交影響收益跌8%。新上市公司增27間,新上市衍生權證減31%,新上市牛熊證增162%,聯交所上市費減5%,出售資訊收益微升0.6%,其他收入跌6.6%,主要是網絡及終端機用戶收費及分判牌照等收入跌4%。
估值已不便宜
投資收益淨額跌29%或2.14億元,期內可作投資平均資金為411億元,減少33.6%,按年計淨回報為1.67%,已較上年的1.57%為佳,是退回參與者利息大減,而可作投資的資金下跌,主要是保證金減少43%,也是未平倉合約減少及每份期貨合約按金水平下調的影響,9月底的保證金及按金為216.6億元,較去年底減少48%,而動用74.8億元投資於一年後到期的財務資產及定期存款,亦影響收益。
期內利息收益淨額跌61.8%,而財務資產的已變現及未變現收益由虧損6518萬元轉為收益約2億元,投資策略稍變,已利於收益。
營運支出減12%,剔除上年為雷曼交易的特殊支出1.57億元後,則無大變化,部份支出是減少,而租金支出則因加租而增加。如剔除上年的特殊支出淨額(包括出售物業),首三季盈利實跌13.6%。
第四季至今,平均每日成交655億元,而新股上市較多,投資環境無大變動,預計全年核心盈利下跌9%,昨收140元,估計PE31.7倍,息率2.8%,已不便宜。內地有意設立國際板,港交所的地位已不如前,港府視港交所作為策略性投資,至今情況仍不明顯,如無特殊安排,相信港交所將未能跑贏大市。事實上,於8月創今年新高後,已跑輸大市。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