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民行發行H股集資正合時 - 譚紹興

投資學堂:民行發行H股集資正合時 - 譚紹興

筆者一向對內銀股有偏愛,現時亦持有一些內銀股,故今次亦準備申請認購今日將公開招股的民生銀行(1988)。在過往多次認購內銀股中,筆者每次皆以孖展形式「谷」大認購股數,差不多每次皆有不錯的短期利潤,唯一例外的便是中信銀行(998)。
記得當年認購信行,在扣除利息成本後,僅獲微利,幸好走得快,否則不但賺不到,還可能要坐艇。近日信行雖已大幅上升,但其股價仍未升返上市首日的高位7.08元,可見新股若在上市第一日已有不俗升幅時,便不宜太貪心。
這次民生銀行招股上市,跟近日上市的國企股不同,並非以A+H形式上市,因為民生早已於2000年12月在國內以A股形式上市。
近期筆者察覺,中國中冶(1618)的新股表現如此不濟,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內地投資者對中冶A股有過大期望,個別內地大炒家更因中冶A股出現重大損失,引致中冶A股有較大沽壓。中冶A股由上市首日的7元多人民幣,幾日間便大幅下插至5元多人民幣,令不少追捧者損手,因而間接拖累本港的中冶H股表現。幸好,這次民行A股早已在內地上市多年,已建立了一定的買賣供求平衡,相信不會出現類似中冶A股在其H股上市時急挫的問題。

為未來擴展作準備

由於民行A股早已在內地上市,故此有業績及估值可供參考。在國內銀行的A股中,民行的估值在A股市場來講不算高,甚至略為低於其他內銀A股,例如其A股之市賬率大約處於2.3-2.5倍,PE則約為15倍(2009年預測),並不算高昂,究其原因,可能是民行的成本較高,其在2009年第3季的成本與收入比率高達56%,再加上其資產回報率略低於其他內地的中小型銀行,例如興業銀行及浦發銀行等。
綜觀國內有關民生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其存款成本高於其他國內銀行,引致這情況的原因便是民行的零售業務及存款業務相對較弱,令其不如其他大銀行股般容易取得大量低成本的資金。同時,由於民行正處於高擴張期階段,其定位集中於國內的中小企業,在未來數年,將會維持較高速度的資本消耗比率,如今次趁機發行H股集資,正是為未來擴展作準備。更重要的是,亦可進一步提高相對較低的核心資本充足比率。
譚紹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