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Fire!:中國足球難進步 - 牽牛

歪!Fire!:中國足球難進步 - 牽牛

在討論區觀看球迷對本地波的「救市」討論,很多都認為加入中超是有利可圖的方法;撇開中國與香港不同的國際足協會籍、香港球員踢中超是否視為外援等技術問題,中國足協近期蘊釀要中超球隊「裁軍」的計劃,則打擊香港球會踢中超的可能性。
中超裁軍方案是希望將現時16支球隊,裁減至12支球隊,而且以中國足協「勢在必行」的思想,就算來季不大膽更改升降制度,採用「升2降6」的恐怖方法,也會用行政手段來削減球隊;主要包括增加中超球隊的基本設施規格,如擁有本身訓練基地、增加基本投資額,甚至要求球隊有4級或以上的不同青訓梯隊。莫說南華,也不見得很多中超球隊現時達標。
中國足協這樣做,據聞主要目的是拯救跌至谷底的國家隊;在京奧恥辱地失利、世界盃外圍賽亦在早階段出局,對比乒乓球、體操、羽毛球隊等為國增光,背後故事可歌可泣,國足與賭波、假波、暴力問題為伍,已是中國體壇笑柄。
中國足協希望在減少本土聯賽賽程下,可讓各級國家隊有更多時間集訓;但我不知道中國足協的高層用那兒思考,一群低水平的人長期封閉在一起,我不相信會練出美斯、C朗等球星出來。
日本國家隊的成功,除了他們有專業管理的J-League聯賽,各隊競爭激烈,亦規定有一定數量年輕球員及組建青年隊;國內球風亦鼓勵球員向外闖,不論外國球會規模如何,都用虛心態度加盟,不像中國「扮球星」對外流諸多挑剔。
我敢說,中國足球繼續閉關,更難有進步的機會。
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