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皇明仁為亡父辯護:發動侵略戰非裕仁意願

日皇明仁為亡父辯護:發動侵略戰非裕仁意願

日皇明仁昨日(周四)慶祝登基20周年,罕有地為亡父裕仁在二次大戰時的角色辯護,聲稱裕仁是和平愛好者,向亞洲鄰國發動侵略戰並非其意願。他最擔憂新一代會逐步遺忘歷史,強調日本不可忘記歷史教訓。

前日皇裕仁

日本小童高舉國旗,慶祝日皇明仁登基20周年。
路透社

憂新一代遺忘歷史教訓

75歲的明仁在記者會上說:「昭和天皇(裕仁)曾到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法國凡爾登(Verdun)戰場遺址,深深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我認為,當年引發戰爭的連串事件,必定違背了他的意願。」
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基於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不可侵犯的地位,出於戰略利益需要,同意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不逮捕、也不起訴天皇,裕仁因而未有受到東京戰爭罪行法庭審判,日本和西方歷史書都指裕仁是軍部傀儡,沒有實權。但美國普立茲獎得主、歷史學家比克斯(HerbertBix)幾年前撰寫的《真相: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HirohitoAndTheMakingOfModernJapan),就將他塑造成戰爭的精明策劃者,要為發動戰爭負上責任,再次掀起對裕仁在二戰中的角色爭議。
裕仁任內,日本1931年先在中國東北建立「滿州國」傀儡政權,之後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繼而吞併大部份東亞地區;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使美國及其盟國加入對日本的戰爭。明仁談到未來最感擔憂的是大家遺忘歷史教訓,「昭和的60多年,給了我們很多教訓,應充份了解歷史,為未來作好準備」,言下似乎對日本歷史教科書美化戰事歷史,無法消除與中韓之間的恩怨感到擔心。
他說自己登基時,適值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所掀起的巨變,但之後美國發生911襲擊、伊拉克戰爭等,他很遺憾世界未朝和平方向前進。談到國內大事首先令他想起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當時情況令他非常沉痛。
法新社/美聯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