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沒有明顯的症狀,卻可引發致命的併發症如中風、冠心病、心衰竭和腎衰竭等,堪稱「隱形殺手」。本港15至24歲人口中,2.7%患有高血壓,25至34歲人口患病率為3.4至4.8%。患病率隨年齡上升,75歲或以上的患者更高達73%。
血壓分為收縮壓(上壓)和舒張壓(下壓)。上壓是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入血管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下壓是指心臟舒張時血管所受的壓力。正常的血壓並不固定,睡眠會令血壓降低,心情緊張、運動時或吸煙會令血壓上升,年齡增長,血壓亦會增加。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一個成年人的上壓若持續高於140mmHg或下壓持續超過95mmHg,便是患上高血壓。
加速血管硬化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九成患者屬原發性高血壓,病因不明,其餘的屬繼發性高血壓──由其他疾病或原因導致,例如腎病、大動脈狹窄、糖尿病、腎上腺內分泌腫瘤,克興氏病或服用類固醇等,有些孕婦在妊娠期間會出現高血壓。大部份患者並無症狀,僅小部份會頭痛、暈眩及氣促等。
高血壓會無聲無息地破壞各個器官,當中以對心、腦、腎臟的影響尤為顯著。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會加速血管硬化,患者易出現心肌肥厚、心肌梗塞和心衰竭。高血壓亦可導致腦出血及缺血性中風,並會破壞腎小球,引致蛋白尿和腎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現眼底視網膜病變、出血,嚴重者甚或失明。
健康的生活模式對預防及治療高血壓相當重要,保持正常體重、適量的運動、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減低鈉(鹽)的攝取量。
撰文: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講座教授、心臟科主余卓文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