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朋友蹦蹦跳常跌跌撞撞,但家長切勿掉以輕心。威爾斯親王醫院每年接獲三至五宗兒童跌傷腦需接受深切治療的個案,過去七年更有兩人死亡。兒科專家指曾有一名7歲女童在家中滑倒受傷,頭部先着地,但家長未有注意女童的流鼻血症狀,是腦部嚴重出血的警號,女童終因延誤醫治死亡。
記者:陳沛冰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表示,該宗不幸事故發生在過去一年,女童因家中地面濕滑跣腳跌倒,右腦先着地;女童當時有少許流鼻血,並有睡意,家長以為她只是疲倦,便讓她睡覺,但四小時後想喚醒女童時,發現她已失去知覺,立即將她送院。
女童送抵醫院時已沒有心跳,瞳孔放大,電腦掃描顯示右邊腦部嚴重積血,瘀血範圍大至將右腦的組織逼向左邊,令部份腦細胞死亡。院方立即為她做手術放瘀血,可惜搶救一日半後終告不治。
及早治療是復元關鍵
另一宗是近期發生的跌倒個案,傷者是一名兩歲多男童,他與一名身高約1.8米的親戚玩騎膊馬時,不慎墮地受傷,家人因見男童是頭先着地,故立即將他送院治療。檢查發現男童左腦有瘀血,立即為他開腦放血,男童在深切治療病房留醫一天後,已可轉往普通病房,觀察數天後出院,三個月後再覆診已完全康復,顯示及早治療腦傷,是復元的關鍵。
韓錦倫表示部份兒童跌倒後初期病徵不明顯,但腦內出血速度可以很快,故家長應盡快帶小朋友接受檢查。若兒童跌倒後有流鼻血、神志起伏(即一時清醒,一時語無倫次)、嘔吐及頭痛等症狀,必須立即求診。
他又指兒童跌倒後嘔吐一次屬正常,若持續嘔吐,加上嘔吐物份量越來越多,也是腦部嚴重受傷的徵兆;部份病人因腦部受創,腦水會透過鼻孔或耳孔流出。
威院每年接獲三至五宗兒童嚴重跌傷腦部的個案,當中一半在室內跌倒。韓錦倫指,若跌倒後出現俗稱「起樓」的頭部表面腫起,顯示出血位置在頭骨外,傷勢會較在頭骨內輕微。
不少市民會用烚熟的雞蛋敷在瘀傷位置上,但撞瘀位置其實是微絲血管流血後凝固,敷雞蛋的熱力反會令血液湧向受傷位置,阻礙癒合,故熱敷應在受傷後一、兩天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