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東德出生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波蘭前總統華里沙,步行到1989年11月9日第一個開放的檢查站──博爾豪爾摩大橋,為慶祝柏林圍牆倒下20周年揭開序幕。
柏林圍牆的倒塌,是1989年「蘇東波」中最具戲劇性與象徵性的歷史事件。它意味着冷戰結束,蘇聯東歐共產集團崩解,歐洲和平整合與歐洲政治景觀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人類自由精神的壓倒勝利。
這一切的變化,自然與戈爾巴喬夫推行改革路線、放鬆對東歐共產國家的控制有關,但轉變的開始則是波蘭6月4日的選舉。不錯,89年6月4日,是天安門慘劇發生的那一天。6月5日早上,王維林以隻身擋住一整列坦克的畫面,因時差關係,在6月4日傳到波蘭。連日來對北京事態的電視報道,很可能在這一刻影響了波蘭的投票結果。
在蘇聯鬆手的情勢下,開明的波共領袖雅魯澤爾斯基於89年2至4月與反對派的團結工會舉行圓桌會議,決定實行三權分立、總統制和議會兩院制,總統由兩院聯席會議選舉產生。原有的眾議院1/3議席自由選舉產生,2/3議席留給波共和它的盟友;新設的參議院實行自由選舉。執政黨控制着媒體,推出體育明星、電視名人、地方名人為候選人,形勢大好。選舉前幾天,波共中央委員會曾開會討論,如果團結工會連一個議席都拿不到,西方國家會有甚麼反應。團結工會自己最樂觀的估計也不會拿到超過20個議席。
然而,6月4日的投票結果卻大出波共與團結工會意料之外。團結工會獲得參議院99%的議席,在開放自由選舉的眾議院161個議席中,團結工會囊括全數。這是驚人的改變。
甚麼因素突然改變了波蘭選民投票意向?唯一解釋是王維林擋坦克畫面,6月4日在波蘭電視螢幕出現。
為免遭鎮壓的事情重演,華里沙說服反對派選舉雅魯澤爾斯基為總統,新總統委託團結工會組閣,由此而成立蘇聯集團中第一個非共黨政府。波蘭歷史掀開新篇章。這一結果促使蘇聯東歐國家的變革,捷克天鵝絨革命,羅馬尼亞壽西斯古被處決,蘇聯崩解……。而柏林圍牆的倒塌則是「蘇東波」的最重要標誌。
許多人都說,柏林圍牆是被戈爾巴喬夫、無數波蘭人和東德人推倒的。但就直接影響來說,柏林圍牆說不定是被王維林一人推倒的。他在長安街上所展示的向無情國家機器挑戰的良知和勇氣,激勵了全世界具良知和自由意志的人們,既然手上仍有改變自己命運的選票,或有聚集起來行動的能力,就不要遲疑,不要對改變的後果考慮太多,堅決以自己的意志作出選擇。
在89年6月4日波蘭投票之前,波共中央書記喬塞克曾作比喻說:「我有一隻狗,名叫皮古希。皮古希病了,需要吃藥。皮古希就是波蘭,而我知道皮古希所需的藥就是民主。但是如果我們給皮古希注入的藥過多,皮古希不會好轉,而會一命嗚呼。」
6月4日前,波蘭許多人相信這段話。6月4日王維林擋坦克畫面出現,它告訴人們,掌握自己命運最重要,按自己的自由意志作選擇最重要。王維林有考慮他以卵擊石的行為對自己的後果嗎?
柏林圍牆倒塌二十年,有調查顯示,東歐前共黨集團國家,許多人對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發展不滿,也有不少人對民主失望。政治、經濟體制的巨大變遷,會使人們不適應。然而,我們不妨想想:若仍處身在極權政治控制下,任何對經濟、政治的不滿能表達出來嗎?人們有政治權利對不滿的現實作出改變嗎?
掌握自己的命運,做一個自由人,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太重要了。不要相信「皮古希這隻狗」那樣的鬼話。民主就是自己做主人,何須循序漸進!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