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診療室:準媽媽謀擇居靚校網區 換樓宜先售後買

理財診療室:準媽媽謀擇居靚校網區 換樓宜先售後買

楊太的孩子明年中出生,她希望換樓至校網較好地區,但每月照顧外家生活開支上升,加上小朋友出生後家庭支出增加,擔心影響換樓及退休大計。專家指,楊太財政狀況可以應付換樓,但建議她先出售後買入,兩者相距時間亦不宜太遠。
記者:甄嘉儀 攝影:程志遠

楊太每月收入穩定,婚後與丈夫財政獨立。由於自住物業按揭供款由丈夫負責,她每月只需給外家8000元家用,及負擔家庭7500元雜費開支,財政未見壓力,但支出佔收入約六成。

她說:「以前一直給外家5000元家用,但最近弟弟失業,現時只做兼職,收入大不如前,希望我可幫補,我是家中大女,責無旁貸。」
不過明年楊太便會迎接新生嬰兒,家庭開支會大增,故有必要在財務上做好準備。現住黃埔花園的楊太,與很多父母一樣,希望遷往校網較好的地區,而且隨着孩子出生,亦希望居住面積可以增加,「現居僅得300餘呎,小朋友出生後會不夠住,所以想在心儀的九龍城、土瓜灣區找一個兩房物業,計劃1至2年後搬新居。」
楊太亦考慮到隨孩子出生,家庭開支會增加,擔心換樓後開支更大,生活會失去預算。

羅金祥

個案

姓名:楊太(31歲)
月入:2.5萬元(已扣強積金)
職業:私人補習老師
支出:2.05萬元
家庭狀況:已婚,孩子明年5月出生
資產:流動現金27萬元、基金現值12萬元、強積金現值18.2萬元、自住物業(尚餘70萬元按揭貸款)
保險:已有危疾及醫療保障
症狀:憂慮未來財政狀況
理財目標:
1)換樓至校網較好地區,樓價約280萬至300萬元;
2)50歲退休,每月生活費1萬元

換樓
翔龍灣傲雲峰處名校網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羅金祥稱,「楊太有27萬元流動現金,相等於10個月薪金,應急錢充足。加上之前買入的基金均屬優質組合,籌備退休生活已有穩固基礎。」另一方面,羅金祥相信楊太弟弟失業應屬短期情況,當覓得工作後,楊太的負擔應可減輕(圖1及2)。

賣樓買樓時間忌相距太遠

楊太07年購入黃埔花園一個300餘呎單位,當時買入價約120萬元,現估值約200萬元,至於心儀單位樓價約300萬元。羅金祥認為:「即使楊太仍欠銀行約70萬元按揭供款,但以其自住物業市值約200萬元計,放售後仍有130萬元,足以作換樓首期(表1)。」
楊太可考慮土瓜灣的翔龍灣或傲雲峰,物業樓齡分別為2.5年至5年,兩房單位面積由500至648方呎,叫價介乎275萬至338萬元,會所設施齊備、交通方便,位處34區小學名校網。至於九龍塘區可供楊太選擇的物業,則樓齡較高,面積略小。
建議楊太先售出自住物業才買樓,免令資金緊絀。假設售樓並清還按揭後獲130萬元,轉買樓價300萬元的物業,承造七成按揭,首期90萬元,從賣樓所得支付,尚餘約40萬元支付裝修及雜費。若按揭分25年攤還,實際按息2.5厘計,月供9421元(表2)。
由於供樓開支較前高,楊太應衡量丈夫的供款能力,此外賣樓及買樓時間不要差太遠,以免樓價出現大差幅。

退休
$7000月供基金50歲退休

楊太希望50歲退休後,每月有1萬元生活費,假設投資足夠用至85歲,以未來每年通脹率平均3%計,若投資回報為5%,退休時需有541.2萬元。
以她現時月供基金5000元,以8%回報計算,預計至50歲退休時,只得266.2萬元,未能達標,羅金祥不建議她提高風險以博取較高回報,故她需要增加每月供款,若增至月供7000元,加上現值12萬元,以8%回報計算,19年後預計可得424.5萬元。
羅金祥指出,楊太雖然買入優質基金,但把一籃子資金全投放中港基金上,會令風險過份集中個別市場,建議可承受中風險程度的楊太,調整基金投資組合。
楊太可將每月7000元基金供款平分4份,繼續投資首域香港增長基金及首域中國增長基金,另加入天然資源基金及新興市場基金(表4)。

積金供款 60歲始能提取

此外,楊太現時強積金累計現值18.2萬元,加上未來供款,以5%回報計算,50歲時約有121.89萬元。月供基金加上強積金及27萬流動現金累計投資回報,到楊太退休時,料有573.44萬元,達到退休目標。
不過由於強積金供款要到65歲才可以提取,即使提早退休,亦需年屆60歲,故楊太50歲退休亦未能提取有關累算權益,要留在保留賬戶繼續滾存,至少60歲才可提取。